下列推论属于哪种情况
大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支持下进行的;小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结论: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他原是德国天主教僧侣,1517年,贴出的《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但是德国萨克森的一位大主教曾问他:“你不信教皇,不信教阶和圣礼,那么你说,有罪的灵魂如何才能得救呢?”他会对这位大主教说
A.关键在于信仰,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B.永生与永罚都是上帝先天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
C.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D.教皇是“两足禽兽",人民应起来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下图反映的是11世纪著名的“卡诺莎之辱”。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这就是“卡诺莎之辱”,又称“卡诺莎晋见”。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
①国王权力受教皇制约 ②新教与旧教斗争激烈
③德意志并未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 ④教皇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对司马光的说法最全面的理解是
A.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B.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C.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D.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人们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观点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当时有鲜卑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措施
A.迁都洛阳 B.制定俸禄制度 C.实行汉制 D.推行新租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