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
——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1954年9月15日)
材料二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三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展;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1) 结合材料一指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制定的?这部宪法具有什么样的性质?(6分)
(2)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主要内容。(4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和目的。(6分)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6分)
(8分)下图为唐代的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请填写完整
十多年来,我国90多万个村委会都建立起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自治的核心包括
① 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 ② 民主选举和民主促进
③ 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④ 民主管理和民主促进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十年动乱给共和国带来严重损失,我们从中得到的最深刻教训是
A. 千万不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B. 要民主不要集中,防止出现个人崇拜
C. 一定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D. 坚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和平共处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86年吉林省利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前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推动了哪项制度的改革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