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连续性的是(  )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B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昔者天子有争(同诤,下同)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材料说明“争臣”(  )

A有利于对各级官员的监察    B有利于对天子诸侯的谏议

C从法律上真正约束了王权    D防止了各级政府决策失误

 

查看答案

(14分)研究历史上货币流通的现象,可以加深我们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现象之一: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

(1)说明“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4分)简述明、清时期两次重大的赋役制度改革中对使用白银的规定。(2分)

 

 

 

历史现象之二:一盎司黄金35美元

1933年,美元贬值约百分之三十。1934年,美国政府将一盎司黄金的价格固定为35美元。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1年,美国停止以美元兑换黄金。1973年,美元贬值百分之十,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别说明1933年和1973年美元两次贬值的背景。(4分)

 

 

历史现象之三:美元与中国货币

1948年1月至8月,1美元同中国法币比价从17.8万元升至1108.8万元。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价有所调整,1美元同人民币比价从2.8元升至8.27元,近年来又回落至7.0元以下,甚至2011年6月以来降至6.5元以下。

(3)结合所学,分别说明上述两个时期中国货币兑换美元汇率变动的社会条件。(4分)

 

 

 

查看答案

(10分)下图五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年—1956年五种经济形式的发展情况。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分别指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经济形式。

①代表                       ②代表                   

 

③代表                       ④代表                   

 

⑤代表                 

 

查看答案

(14分)近代以来,上海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开埠后,“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土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迅速增长.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由于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经济出现了什么新变化?(2分)这一变化对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影响?(2分)

 

 

材料二  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三年后,仿洋商企业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铁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主要从事客运和漕运等运输业务。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请依据材料二加以说明。(2分)

 

材料三  1955年12月以后,上海郊区农村基本实现农业合作社,城市手工业合作社迅速发展,私立医院、学校先后改为公立;许多工商业者纷纷申请合营,对此,上海工商联主席盛丕华挥毫写下一首诗:“二千代表递申请,十万企业尽合营,街街巷巷飘红旗,家家户户贴双喜。”

(3)材料三反映出建国初期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材料四  图一为上海市粮票(1955年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图二为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该公司创立于1984年11月18日,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一                                图二

(4)由发行粮票到发行股票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工业化一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农民对立情绪严重,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苏联大约饿死1000万人。

                                 ——摘自《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1)据材料一,指出苏联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分)

 

 

材料二  关于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第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体面而人道的社会标志”;第二种观点认为“它奖懒罚勤,是公民秩序衰退的原因”。

(2)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3分)

 

 

材料三  1978年至2000年我国居民年均收入情况表

项目

1978年

1998年

2008年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133.6元

2162元

9828元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343.4元

5425元

15419.26元

城乡储蓄存款余额

210.6元

53407.5亿元

217885亿元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