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文革期间的一张宣传画,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以下有关这张画的解读,合理的是( )
①作者对知青下乡肯定是积极支持
②不能确定作者的真正立场
③画中主人公对知青下乡热潮的态度是身体力行
④由于这张画的主题不正确,不可能入选当时的全国美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五四运动中谁点燃了赵家楼(曹汝霖住宅)的愤怒之火?五四运动的亲历者熊梦飞在《忆亡友匡互生》中写到:“匡在曹院内寻找曹汝霖,未见人影,即从卧室取出被褥等物,举火焚烧,火焰冲天而起。”有研究者据此认为是匡互生点燃了赵家楼之火,五四运动的首功非英雄匡互生莫属。上述历史研究 ( )
A.材料充分,结论合理,评价正确
B.材料充分,结论待定,评价不正确
C.材料不充分,结论合理,评价正确
D.材料不充分,结论待定,评价不正确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鲁迅论述了技术应用在西方和中国的不同命运。这充分说明 ( )
A.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利害参半
B.古代技术成了近代迷信的帮凶
C.技术运用的社会条件至关重要
D.技术伦理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
张之洞说:“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以下史事,与张之洞的观点一脉相承的是 (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徐霞客游记》中有如下文字:“一村依山逐洞,亦幽栖之胜”。“村亦百家之居,依山汇水,真山中之乐墅也”。“大寨诸村,山回谷转,夹坞成塘,溪木连云,堤篁夹翠,鸡犬声皆碧映室庐,杳出人间,分虚隔陇,宛然避秦处也”。“岭半得一山家,傍植芭蕉甚盛”。以上文字展示了 ( )
A.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有机融合
B.辞官避祸、归隐林泉的文人心态
C.明代自耕农自给自足的生活乐趣
D.不假矫饰、秉笔直抒的史家品格
中国政治文化中的避讳具有久远的历史,史书记载连绵不绝。如,为避秦始皇嬴政讳,改“正月”为“端月”;避汉武帝刘彻讳,用“通”代“彻”;避唐太宗李世民讳,书王世充作“王充”,空“世”字……这些史事说明 ( )
①汉字演变趋势受制于政治 ②古代帝王天下独尊
③封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④历史研究须重视史料鉴别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