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于 A.唐朝 B.宋...

“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A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 

①人烟稀少  ②耕作技术落后   ③商品交换不发达  ④贫富分化的程度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             B.              C.              D.

 

查看答案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直接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不发达

 

查看答案

材料三:日本学者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写道:“公元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中国史学家周一良在《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中说:“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

材料四:在中国近代,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其盛况不仅在中国留学史上是空前的,也

是“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在时间上,中国人留学日本比留学欧美晚了

数十年,但在人数上,中国留日人数超过了留学欧美各国人数的总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情况大事年表

1895年

御史杨深秀上奏:日本明治维新功在留学生,请派人赴日学习。

1896年

清朝驻日公使带赴日本学习的13名使馆学生为中国学生留日之始。

1898年

各省受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刺激开始派遣留日学生。

1900年

留日学生达140余人,成立励志会,创办《译书汇编》翻译欧美启蒙思想家名著。又改建“以民族主义为宗旨”的中国青年会。

1901年

清末新政开始,官费、私费留学的高潮掀起。当时的留学地域,英美德法俄各国皆有,但东渡日本者占90%以上。留学生秦力山在孙中山支持下创办《国民报》,宣扬革命救亡。这年,陈独秀因宣传反清被迫逃亡日本留学。

l903年

留日学生达到1300余人。留学生黄兴、陈天华组织军国民教育会,提倡“鼓吹、起义、暗杀” 以“实行民族主义”。此后,留学生在日本东京创办《游学译编》、《浙江潮》等与国内以上海为中心的革命宣传相呼应。

1905年

留日学生激增,一年后达到12000余人,以江浙、两湖、广东和四川为最多。这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多次向中国派遣大规模使节船队的目的是什么?

推动中日交往频繁的重要因素有哪些?(8分)

 

 

(4)近代中国留学教育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而演进。根据材料

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95~1906十年间促使中国青少年留日活动兴起和发展的

重大历史事件,并概括说明这一现象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10分)

 

 

(5)根据材料三、四,说明中日两国间留学教育兴起的共同原因。(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