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的业师梁启超先生说,王安石是大改革家,中国千古一人,在他以前,有
过改革家,如在齐的管仲,在秦的商鞅。然而,论到有见识,彻底了解宋朝的政治缺失、人民疾苦,有办法解决他的问题,有毅力贯彻他的计划,在宋朝以前或其以后,中国只有王安石。
——黎东方《我对历史的看法》
材料二 王安石既执政……神宗曰:“不知卿所施以何为先?”王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变,是方今所急也。”
——《二十二史札记》
材料三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
——《二十二史札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变法前“政治缺失”与“人民疾苦”的主要表现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变”主要有哪三方面措施?(3分)其中为减少“人民疾苦”,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3分)这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3分)
3.结合史实评述材料三中的观点。(3分)
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改革尽管形式多样,特点各异,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商鞅舌战图 图2 梭伦改革前的激烈辩论
材料二 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材料三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侧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以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四
材料五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1商鞅“舌战”的是哪部分人?(1分)假设当时雅典的主要政治派别都参加了图2的激烈辩论,你认为可能有哪些派别?他们各自有何主张?(6分)图1图2的现象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
2.概括材料二、三两次改革内容所涉及的共同之处。(3分)两次改革分别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造成什么影响?(4分)
3.根据材料四你能获得什么重要的历史信息?反应了什么历史趋势?(3分)结合材料四、五,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的主要相似之处?(1分)
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包税人享有包税权的前提是
A.必须是马木路克 B.必须有很大的政治势力
C.必须能够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 D.必须占有大量土地
奥斯曼帝国对埃及进行统治是通过
A.素丹亲自统治 B.派遣帕夏管理
C.利用残存的马木路克管理 D.任命穆罕默德·阿里为埃及素丹
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10世纪基督教发生第一次分裂:天主教和东正教,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B.威克里夫主张用民族语言传教,译《圣经》为捷克文。
C.马丁·路德发表了《基督教原理》,提出其改革主张
D.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实际上在日内瓦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
日内瓦之所以被称为“新教的罗马”,主要是因为
A.加尔文教主张比较激进
B.加尔文在瑞士日内瓦进行的宗教改革影响最大,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
C.加尔文教倡导《圣经》是最高权威
D.加尔文严厉排除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