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代官员的朝服上有一块方形图案称为补子。补子又分为文、武两种。根据图片分析下列补...

清代官员的朝服上有一块方形图案称为补子。补子又分为文、武两种。根据图片分析下列补子图案中属于武官的应该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四种官职在明朝初期都被使用,然而在胡惟庸案之后还能保留下来的应该是(    )

A.左丞相              B.右丞相           C.参知政事         D.吏部尚书

 

查看答案

天下闻名的天安门城楼其城台设五个门洞,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下列对这种建筑设计风格最为合理的解读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这是明清时期工匠的率性而为。

B.这主要是为了体现一种对称美。

C.这体现着皇权至上。

D.这是礼制、秩序和美的完美结合。

 

查看答案

《十三经注疏》中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文中把“不娶无子”列为最大的不孝是受什么制度的影响?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485年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屋舍),致令地有遗利,民无余财,或争亩衅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谴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地方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材料二:正光(521年)以前,时惟全盛,户口之数,比夫晋(西晋)之太康,倍而已矣。

材料三:(正光以后)四方多事,加以水旱,国用不足,预折(预先折算)天下六年租调而征之,百姓怨苦,民不堪命。(注:北魏分裂于534年。)

——以上材料均摘自《魏书》

(1)请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原因及结果。(8分)

(2)有的史学家认为北魏的衰落根源于孝文帝“深慕华风,锐意模仿改革……崇尚文治之风,消灭雄武之风”。结合材料三所及所学知识,评价上述观点(7分)

 

查看答案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古鉴今是我们学历史的目的之一,历史对今天有何启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启示一: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

材料一:历史学家们估计,在全球诸文明中,上层统治阶级仅总人口的1%—2%。各国,无论在哪里,它们都侵占了整个国民收入的一半到三分之二。……显然,文明的到来对人类的平等来说是一种倒退。……但是,就人类的整个历史而言,重要的是人类的确取得了进步。……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呢?——在过去,文明既是诅咒又是福音

——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

(1)以雅典城邦文明为例,你认为“文明的到来对人类的平等来说是一种倒退”的说法正确吗?说明你的理由。(5分)试以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为例论证文明既是诅咒又是福音。(6分)

启示二:发展中的社会与受到阻滞的领先

材料二:在从约500年到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中国人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认为外国人是野蛮人。这种态度虽然可以理解,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没有什么变化。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500年到1500年中中国发达的主要表现。(6分)据材料说明中国走向没落的原因。(2分)

启示三:曲折的逆境奋斗

材料三:“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秀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912年公布的中华民国国歌歌词

(3)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世界的经济政治、形势。(8分)

(4)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描绘的理想是否得以实现?说明理由。(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