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周恩来在中央财经会议上提出:“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可见当时国家经济工作的中心是
A.解决中央财政收支脱节的问题 B.调整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结构
C.变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全面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近年来,有一封张学良于1945年写的信件公之于世:“别来十年,时为想念,兄当有同感。现日寇已经逐出,实为最快心事。尔来兄又奔走国事,再作红娘,愿天相助,早成佳果,此良所视想也。”信中所指的“国事”最有可能是
A.西安谈判 B.重庆谈判 C.重庆政协会议 D.北平谈判
美国学者E·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
A.近代工业的起步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C.国内市场的形成 D.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
《海国图志》是一部详细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书籍,其中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国家应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美国学者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一1900》一书中记录了英国每年申请的专利数,见下图。与图中反映的历史事实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殖民扩张 B.工业革命的发展 C.光荣革命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 D.罗马法随着国情的变化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