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序主要体现了
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选官制度的变化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材料反映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嫡长子继承制原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
(20分)以民主取代专制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趋势。民主政治的发展经历了思想变革---政治变革---法律完善的过程。在近代历史上,无论是欧洲,还是东方的中国都在发生着变革。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国约翰.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 人由于社会契约而失去的是他的自然的自由和他试图取得和成功取得的每一件事物的无限制的权利;而他得到的是公民自由和他所有财产的所有权……君权只不过是全体意志的执行,永远不能转让,而君王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人,他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代替不了……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法国卢梭《社会契约论》
(1)材料一、二体现了哪些比较进步的思想原则?(4分)在当时最主要的政治意义是
什么?(2分)
(2)近代,英国、美国建立起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4分)“写进法律文献的民主”
中,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的法律文献是哪些?(3分)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将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为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
家?(2分)根据材料及中国国情分析,按孙中山的主张能否建立起“至为完美的国家”?(1分)为什么?(4分)
(2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读图:
图一 1853年“黑船事件” 图二 1871年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材料二 日本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是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等《俄国通史简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图一、图二之间的关系(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
的西方文明是什么?(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8分)
(4)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俄国、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并谈谈你对这种方式的认识。(7分)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B.辛亥革命后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仍然激烈
C.民主共和制在中国行不通 D.专制独裁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任何打击
通过民主运动的推动和传播,民主理论变成法律,是近代民主化的一般历程。以法律文献形式体现民主思想的积极意义不包括( )
A.认可和保留民主运动成果 B.为实现民主提供法律保障
C.实现民主思想理论制度化 D.完全实现民主理论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