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以下观点属于墨子的是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B.“民为贵”...

以下观点属于墨子的是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B.“民为贵”、“君为轻”

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D.“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D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据此,这一时期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

A.游击战

B.攻坚战

C.阵地战

D.运动战

 

查看答案

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查看答案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做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和巴尔干地区。

 

 材料二  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总统萨达特考虑如何尽早收复西奈半岛的广阔国土。。。。。。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从一开始就没能建立起最起码的信任,整整两代人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把对方作为不共戴天的敌人。

  

 材料三  2004年,以色列炸死了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和新领导人兰提斯。随后哈马斯对以色列军民发动了一系列袭击,而这种互相报复的行动,在中东地区已经成为难以解开的怪圈。

      2011年伊始,中东一些阿拉伯国家政坛出现动荡,冷战结束以来中国最大的一次撤侨达到3.3万人的撤离规模,。。。。。。从中国动用的国际力量看,利比亚周边国家希腊、埃及、保加利亚、突尼斯等国都对中国的公民撤离给予相应的帮助。希腊总理还亲自指示妥善安置,动员7艘船将中方1.4万人接到克里特岛,并为23班包机提供中转加油。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初期,为控制巴尔干,哪些大国进行了激烈的争夺?(2分)造成怎样的后果?(2分)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埃及总统萨达特的政策作了怎样的调整?(2分)

(3)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有哪些?(5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顺利撤侨的原因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做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材料一的两幅图,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2分)

材料二

 泰西之强,在其政体之善也。其言政权有三:其一立法官,其一行法官,其一司法官。立法官,论议之官,主造作制度,撰定章程者也。行法官主承宣布政,率作兴事者也。司法官主执宪掌律纠愆谬者也。三官立而政体立,三官不相侵而政事举。……今欲行新法,非定三权未可行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三

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皇上每日亲临商榷,何者宜增,何者宜改,何者当存,何者当删,损益庶政,重定章程,然后敷布施行,乃不谬紊。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康有为所说的“制度局”类似于西方国家的什么机构?(2分)其主要根据西方的什么学说提出此主张?(2分)

 

 材料四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

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材料五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

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材料四和材料五所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是什么?(1分)与这两次政治制度变革相关的历史大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清以来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2分)你如何认识这种趋势?(4分)

 

 

 

 

查看答案

(18分)(必答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一 

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经济单位。南北美洲和东欧(与西伯利亚一起)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商品,而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并愈益倾全力于工业生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简要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世界主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哪个历史大事件有关?(2分)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是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2)依据材料二,如何理解近代中国被“卷进文明中来”。(8分)

 

材料三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科技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

   (3)材料三认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在历史上曾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简要分析错失第三次机遇的原因。(4分)

 1978年小岗村18名农民签订的包干到户秘密协议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商品、资本、技术、信息以及劳动力等各类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更加频繁,国际直接投资对全球经济布局进行重大调整。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两种观点激烈冲突——

观点一:经济全球化带来诸多负面效应,反对经济全球化。

观点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面貌发生新的转变,支持经济全球化。

(4)请从材料四中任选一种观点,并作简要解释。(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