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当中国面临民族危机时,中国的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纷纷提出各自的不同救国方案。
材料一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
材料二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
——李鸿章
材料三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大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
材料四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
材料五 “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之政治之痛苦”,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
——陈独秀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材料二裱糊匠们用什么“材料”东贴西补?怎样付诸实践?(4分)
(3)材料三的“变”在政治上有什么表现?又是如何实践的?(4分)
(4)材料四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主张?他是如何实现他的主张的?(4分)
(5)材料五体现了陈独秀什么样的思想认识?为此他是如何做的?(4分)
(6)以上材料反映中国近代思想是如何演进的?在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过程中,其主流是什么?(4分)
(13分)法国丹纳说:“要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精神和风貌概况。……”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我国古代宋朝的两幅绘画作品
图1《清明上河图》 图2《货郎图》
材料二
图3 中世纪的圣母像 图4 拉斐尔的《椅中圣母》
材料三 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体现此艺术风格的时代背景。(3分)
(2)从图3到图4,作品的艺术风格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这一作品的思想性。(3分)
(4)综合以上分析,谈谈你对艺术创作的源泉和生命力的认识。(2分)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
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入场:考生年龄参差不齐,很多考生已三十六七岁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历经曲折,成
果丰硕。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l956
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l956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提出 B.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
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D.“南优2号”杂交水稻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
南海边写下诗篇”。其中的“诗篇”回答了当时的重要问题是
A.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一国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