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 ‘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 )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B.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白寿彝先生在论述明代空疏学风流弊时说:“明初的文化高压政策和官方提倡的抄袭成书的办法,都跟这种学风有关”。明清时期的思想家与白寿彝观点二致的是
A.李贽 B.黄宗曦 C.顾炎武 D.王夫之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了当时的教育
A.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B.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C.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D.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董仲舒说:“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宦而持载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君为臣纲 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 D.君臣共主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人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一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上述改变
A.淡化了哥伦市发现美洲的历史贡献
B.反映了欧洲文明国际地位的下降
C.忽视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D.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