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 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全国性的胜利”指的是( ) A. 国民政府的胜利 B. 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 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指( )
A.资本家由剥削者到劳动者的过渡
B.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
C.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
D.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1945年8月,八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永利公司经理李烛尘无奈的称:“当年艰难辛苦而去,今日倾家荡产而回”。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国资本的侵略 B.官僚资本的重压
C.封建官僚的排挤 D.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1912—1918年间,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
A.煤炭和钢铁业 B.铁路和公路 C.建筑业和纺织业 D.纺织业和面粉业
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主要是因为( )
A.该地区人们的思想比较开放 B.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促使封建自然经济瓦解较早
C.清政府扶持沿海企业 D.康有为维新派宣传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