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的思想的关键人物是( ) A、庄子 B、孔子 C、...

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的思想的关键人物是(   )

  A、庄子      B、孔子      C、董仲舒      D、汉武帝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为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

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

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三  国际联盟之宗旨为: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五 该图为毕加索的名画: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一战爆发前期西方民众与国家对战争的看法。(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格老秀斯和《国际联盟盟约》对战争的主张或态度有何变化?

(4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的直接原因。(2分)

 

它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世界局势又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

 

(4)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两幅名画的主题。(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德国和日本的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他们大规模重整军备的计划和惊人的侵略行径急剧地改变了势力均衡。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企图向现状挑战的唯一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力量布局。由于英国、法国及其欧洲大陆盟国坚持维护现状,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努力要求改变现状,因五年计划而变得强大的苏联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一种三足鼎立的局面发展起来了。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绝大多数人都是修正主义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赔款、波兰走廊(穿过西普鲁士的狭窄的出海口,据条约划归波兰)、对于武装部队的限制以及把讲德语的地区从祖国划分出去等做法,是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                              

——《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1919年以后的德国,从潜力上来说,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经过几年的“正常”生活以后,它将再一次提出德国的强大问题。……1929年,德国工业生产再次超过了英国和法国,钢产量达1600万吨(同期英、法的钢产量分别为979万吨和971万吨)。

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文中的“修正主义”指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为什么“是不会被永远忍受下去的”?这种状况反映了什么规律?(6分)

 

(3)材料一对“三足鼎立”局面的分析是否有道理,为什么?(6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1)指出材料一中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心灵紧闭”而保留的民族传统是什么?这一时期日本“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了什么而超越了别国?据此指出日本“眼观八方”的特点。(7分)

 

(2)材料二康有为认为“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你认为当时中国与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最大不同是什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是什么?(5分)

 

 

查看答案

该图反映西汉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 

②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 

③各级教育系统十分健全,主要是传授儒家思想

④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许多成语出自先秦诸子,下列成语出自《庄子》的是 (   )

A.春风化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B.守株待兔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朝三暮四 君子之交淡若水

D.兵贵神速 置之死地而后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