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

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里批评的是当时某个派别主张(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军事为主,民生为辅          D.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

 

A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新思想中“新”的核心是(    )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时弊 

    B.编写《海国图志》,介绍海外史地情况

 C.批判程朱理学,远离社会现实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查看答案

(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以来,尤其自19 世纪中期以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科技革命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材料二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哪些自然科学研究对材料二中图2、3的科技进步起了推动作用?(2分)

 

 

(2)材料二中的科技发明利用的能源有何不同?(3分)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科技发明的共同作用,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6分)

 

 

 

查看答案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即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为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  2006年10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北京大学进行了题为《中法伙伴关系:一个为了和平和进步的雄心》演讲时提到:“中国希望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中国希望能够加强人权,加强自由、民主,而且做出承诺,要批准公民和政治权利的公约。我深信在这样的做法当中,有一些法国的信念能够帮助贵国继续思考,……也可以成为中国迈向民主和人权的一个很好的启发。”

请回答:

(1)试归纳材料一的核心思想。并据此指出这一思想的提出有何积极意义?(6分)

 

 

(2)材料二中“一些法国的信念”主要指什么?(3分)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这些“法国的信念”产生了哪些具体影响?(5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时期中国应如何借鉴“法国的信念。”(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2分)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 战后美苏两国能够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极”,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 请根据相关史实说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或挑战的原因。                                              (4分)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超级大国、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3) “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冷战”结束后暂时出现了什么局面?    (3分)

(4) 为什么说多极局势“不可逆转”?                       (3分)

 

 

 

查看答案

(2009·山东淄博)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史上涌现出颇具特色的文学体裁,为后人称颂。下列名句相对应的文学体裁是(   )

①“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A. 楚辞宋词唐诗汉赋            B. 汉赋唐诗宋词楚辞

C. 楚辞唐诗汉赋宋词            D. 楚辞唐诗宋词汉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