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从历史辨析栏目中下载了四段话。其中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一句是
A.春秋时,有人在野外行走,带着司南辨识方向 |
B.秦朝时,有人在纸上书写一种小篆字体 |
C.西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伤寒杂病论》 |
D.唐朝时,有人使用火药武器同阿拉伯人交战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B.民为邦本 |
C.天下为公 |
D.民贵君轻 |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D.存天理,灭人欲 |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 |
B.韩非子的变法革新主张 |
C.墨子的“兼爱”思想 |
D.庄子的“齐物”观点 |
为了纪念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诞辰2560周年,电影《孔子》于2009年3月30日在北京隆重开机。如果你是电影的历史顾问,以下有关孔子的历史常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A.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
B.孔子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
C.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
D.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2: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十七八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材料3: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1)请列出中国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代表人物(2分)。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2中“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指什么事件(2分)?概述其兴起的背景(4分)。
(3)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是什么(2分)?请列举两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并概括其主要学说(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