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商人最可能生活在
A.东汉 |
B.唐末 |
C.北宋 |
D.明初 |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替宗教改革开路”的发明是
A.造纸术 |
B.火药 |
C.印刷术 |
D.指南针 |
某学生从历史辨析栏目中下载了四段话。其中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一句是
A.春秋时,有人在野外行走,带着司南辨识方向 |
B.秦朝时,有人在纸上书写一种小篆字体 |
C.西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伤寒杂病论》 |
D.唐朝时,有人使用火药武器同阿拉伯人交战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B.民为邦本 |
C.天下为公 |
D.民贵君轻 |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D.存天理,灭人欲 |
“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 |
B.韩非子的变法革新主张 |
C.墨子的“兼爱”思想 |
D.庄子的“齐物”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