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中出现从《诗经·小雅·北山》到《诗经·小雅·大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B.青铜器的制造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②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③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④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以下各项中均有“中国”二字,而含义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A.“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滕文公上》)
B.“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国”(《公羊传·禧公四年》)
C.“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D.“凡岭南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
归俄国管辖”(《中俄尼布楚条约》)
(13分) 17、18世纪的中国和法国在思想界都出现了一股民主启蒙思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两股民主启蒙思潮所产生的影响却有着显著不同。
请回答:
(1)两股启蒙思潮的共同内容是什么?
(2)法国的启蒙思潮为何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3)中国的启蒙思潮在社会上没有产生轰动效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4分)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30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阅读下列相关资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客观的回顾中国1949年后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中发生的社会变迁,可以明确划分出三个相互衔接的时代脉络:
一是革命立国时代。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所走过的时光;
二是改革建国时代。这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经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确立并实现中国经济繁荣与快速发展的新经济体制的时代;
三是和谐富国时代。这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共产党人,励精图治,承先启后,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主旋律,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契机,开启的中国走向全面富裕的时代。
(1)1953—1957年是新中国的重要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属于以上材料中的哪个时代?列举下列方面的史实论证材料所归纳的该阶段的时代特征。
序号 |
方面 |
举例 |
历属时代 |
1 |
政治制度 |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区域自治制度,初步构建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
2 |
经济建设 |
|
|
3 |
文化政策 |
|
材料二 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的第一次国庆阅兵。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则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新华网》
(2)“小平您好”表达了亿万群众爱戴领袖的心声,结合史实分析这一“心声”产生的原因。
材料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
(3)在改革解放生产力过程中,邓小平是怎样引导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
材料四 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4)据材料四指出:1957—1962年、1980—1997年我国的粮食人均产量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 分析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源曾经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近代哪一派的观点?你怎样理解他们这一观点?
(3)较之材料一、二,材料三的内容又有何进步之处?
(4)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关系?有什么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