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3)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进行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性之...

(13)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进行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苟况《苟子·性思》

材料三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 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美德的本性和性质,我们也必须在一个假设之下来问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问题,就像这样:如果美德是属于这样一类心灵的善,它是否应该由教育而来?让我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知识或不是知识——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是由教育来的或不是由教育来的?.¨¨但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呢?或毋宁说,是否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只有知识是由教育而来的呢?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孟子、荀子、王阳明、苏格拉底在人性观问题上的主张。(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扩展人的善性,他们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解决途径? (4分)

 

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东西方先哲强调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其侧重点及目的有何不同?(5分)

 

 

1)主张:孟子:人性善。荀子:人性恶。王阳明:致良知。苏格拉底:善是人的内在灵魂,知德合一。(4分) (2)途径:孟子: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荀子:强调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王阳明:知行合二。苏格拉底:美德由教育而来。(4分) (3)共同问题:道德问题。(l分)侧重点:东方思想家侧重于社会公德。苏格拉底侧, 重于个人道德。(2分)目的:东方思想家主要是为了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建立和谐社会。苏格拉底主要是为了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挽救衰退的城邦制。(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②”里应该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新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查看答案

毛泽东的诗词是珍贵的史料,下列可用于研究抗日的诗句是

A.“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C.“浴血冬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竞殒命,壮志也无违。”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查看答案

图5为纪念辛亥革命的邮票,图案是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肖像。肖像的左侧,辅以孙中山亲笔题词墨迹:“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以下关于孙中山先生奋斗的业绩,叙述正确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直接领导发动武昌起义

B.为防止袁世凯独裁,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

C.为推动民主革命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D.为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领导了北伐战争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根本上感觉不足。”此处省略的三个词分别是(    )

A.器物  制度   文化                     B.器物  文化   制度

C.文化  制度   器物                     D.制度  文化   器物

 

查看答案

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属于

A.洋务派  B.资产阶级改良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资产阶级激进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