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年),“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问题:

⑴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4分)

⑵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3分)

⑶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3分)

 

(1)按人口分配土地。 (2)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迁都洛阳。 (3)汉族先进文化;鲜卑民族传统。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代对王安石变法毁誉不一,如宋人邵伯温在《闻见录》中说;“王荆公(安石)为相,寝食不暇,尽变更祖宗法度,天下纷然。以致今日之祸(按:指北宋灭亡和宋廷南迁)!”。请回答:(10分)

(1)宋人邵伯温“尽变更祖宗法度”,其具体的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2)宋人邵伯温对王安石的评价正确吗?你怎样看待王安石变法的作用?(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钜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民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提炼出最能反映商鞅变法促进社会转型的语句。(2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商鞅变法的积极影响。(3分)

(3)上述材料是从哪些角度来批评商鞅及其变法的?试选择一个角度举例说明。(3分)

(4)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地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3分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

 

查看答案

有利于改变北宋积弱局面的措施有

①保甲法

②保马法

③将兵法

④设军器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

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