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
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表明太平天国
A.实现了共产主义 B.实行绝对平均主义
C.领导人之间发生了巨大分歧 D.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南京失守后的第三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我全国同胞能晓然于敌人之鲸吞无可幸免,父告其子,兄勉其弟,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堡垒,以制敌之死命。”这表明蒋介石已经认识到
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抗战 ②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来争取胜利
③民心团结的重要性 ④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是抗战主战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这首诗体现了
①不畏强暴的精神 ②团结一心的精神
③敢于造反的精神 ④抵御外侮的精神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其中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今日地方一有事故,内外衮衮诸公莫不函电交驰,曰:‘伤洋乎?’不问民。”,文中的“今日”最有可能是
A.《南京条约》签订之际 B.《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C.八国联军侵华之时 D.《辛丑条约》签订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