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7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

(17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 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1)材料一中董仲舒对君权的论证体现了什么特点?(1 分) 有人说:顾炎武与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具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请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一说明理由。(2分)

 

 

材料三: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我已做过彻底地调查研究,可以肯定下述情况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皇帝无权封任何人的官或增加对任何人的赐钱,或增大其权力,除非根据某个大臣提出的要求这样做。

——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

(注:利玛窦(1552—1610年),意大利传教士,曾在中国长期居住。)

材料四: 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辽阔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是不是我们的传教士们被秩序的外表所迷惑了呢?是不是因为在那里,不断地行使单一的个人意志,使他们受到了感动呢?

                                                    ——孟德斯鸠(1689—1755年)《论法的精神》

 

(2)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出利玛窦与孟德斯鸠各自的观点是什么?(2分) 就两段材料而言,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可信?请说明理由。(假定明清政治制度基本相同)(4分)

 

 

材料五:尚明轩(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顾问)曾说:“三民主义就是针对着当时中国所面临急需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了革命主张。”

        1982年12月14日,邓小平在会见台籍政协常委时强调:“台湾讲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有各种解释,真正实现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是我们。你们会熟悉建国以来我们所经历的事情,熟悉这方面情况很重要,我们走的路是曲折的。现在可以说,三中全会以来走的路证明是对的。”

 

(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分别是什么?(3分)结合相关史实说明邓小平所说的“真正实现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是我们”。(5分)

 

 

 

(1) 特点:君权与神权(天命)相结合。(1 分)继承:承认君主的权力。(1 分) 发展: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分权和“众治” (1分) 。   (2)利玛窦认为中国古代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制政体(或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1分)。孟德斯鸠认为是专制政体。(1分) 利玛窦的观点更可信。(1分)理由:利玛窦曾经长期生活在中国,获得的是第一手史料。孟德斯鸠依据的是二手史料,根据来华传教士传递的信息,推导出来的结论。(如回答:利玛窦没有强烈的政治目的。孟德斯鸠处于反专制的启蒙时代,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也可酌情给分)(3分) (3)问题:民族独立,民主权利(民主共和),人民生活和社会的进步。(3分) 史实: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②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政治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多途径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的实现。③一五计划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5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江西财经大学任教……199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

A.“教育大革命”对该人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该人成为教授至关重要

C.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该人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该人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查看答案

1957年上半年,北大经济系正式开设一向被视为资产阶级学说的凯恩斯经济学。北大这一行为的背景应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三大改造的造成

C.“双百”方针的提出                 D.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查看答案

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某物理学理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    )

A.说明了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B.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与本身的分布状态

C.与物理学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是一致的

D.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查看答案

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奖,但这奖得来十分不易。当时有不少德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威胁说,如果给相对论授奖,他们就要退回已获的奖章。结果,评选委员会找到了一个办法,让爱因斯坦作为光电效应的建立者而获奖,相对论始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由此可见:(    )

A.相对论不被当时更多的人所理解        

B.德国有压倒一切的国际地位优势

C.是英法等国对德实施绥靖政策的表现    

D.科学与反科学的斗争异常激烈

 

查看答案

孙中山和毛泽东进行革命活动的指导思想都来自西方,但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其原因在于:(   )

A.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已过时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不能成功

C.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已不再是一个革命的阶级,只有无产阶级才是革命的阶级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导致了革命的失败,而无产阶级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