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侪(同辈)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侪(同辈)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语日:“取法于上,仅得其中。”择其中而取法之,是岂智者所为耶?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1905年)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从材料一、二中总结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有哪些?如何实践?(10分)

 

 

材料三 某乡村知识分子在1913年的一则日记中写道:“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

(2)从上述材料中能提取的历史信息有哪些?与材料一、二的内在联系是什么?(5分)

 

 

(1)主张:主张革命,反对改良;实现民主共和政体。主张主权在民,仿效美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4分) 实践:建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6分) (2)信息: 辛亥革命后,推行西方政体、历法等,引起社会习俗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 辛亥革命后仍存在列强侵略情形。 乡村知识分子对辛亥革命持否定态度。 联系:材料三可见材料一、二的实践即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充分的思想与群众基础。(5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应该属于(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科技进步推动军事技术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军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如图)这种新式武器采用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有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 煤炭的广泛应用          

②内燃机的发明与制造

③炼钢技术的突破           

④ 石油的广泛运用

⑤蒸汽机的改进与运用       

⑥炼铁技术的进步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⑥

 

查看答案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                          

A.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B.西方文明具有强大的优越性

C.自由、平等的精神               D.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政治制度

 

查看答案

孙中山说:“中国革命六年之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上最大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并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   )

①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影响 

②完成了民主革命思想向社会主义思想的转变 

③把不同性质的革命混为一谈

④对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原因有正确的认识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由此他主张     (   )

A.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共和革命          D.民主科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