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材料2: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3: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4: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

    材料5:“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于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

请回答:

(1)据材料1、2,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4分)

 

(2)据材料3、4,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这说明儒家思想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

 

(3)材料5中“尊重孔教”的真实用意何在?陈独秀主张“必排孔教”,有何积极意义和局限性?(3分)

 

(4)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请你谈谈自已的看法。(3分)

 

 

(13分) (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在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4分)    (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认为时代不同了,是非观念也应该发生变化。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挑战。(3分)    (3)真实用意:为复辟帝制服务;麻痹人民思想。积极意义: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3分) (4)儒学的现代价值:A民本思想----有利于政通人和、稳定社会和解决三农问题;B仁义、忠信、孝道、和为贵等伦理道德-----有利于现代和谐人际关系;C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D注重个人修养-----有利于提高公民道德;E教育思想------包含现代教育理念(写出三点即可,3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列关于立体派绘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绘画对象分解成若干几何切面       

B.破坏了人的正常视觉               

C.给人以支离破碎的感觉          

D.是20世纪在美国兴起的艺术流派

 

查看答案

1913年,泰戈尔(印度)的《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说明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特点是

  A.东方文化开始赶超西方     

B.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C.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              

  D.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查看答案

对作品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司汤达的《红与黑》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法国的社会状况。

   B.狄更斯的《雾都孤儿》是批判现实主义著作,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

   C.雨果的《巴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揭露了宗教的虚伪。

   D.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查看答案

19世纪未,兴起于法国的印象派绘画艺术曾影响欧洲画坛,后影响到20世纪亚洲的中、日等国,下列叙述最接近印象派艺术特色的是

    A.描绘自然,捕捉色的变化       

B.夸张抽象,着重于内心的主观感受 

    C.赞美劳动,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D.关注体积,通过变形图案组合表现

 

查看答案

下列作品与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创作风格相似的是

    A. 《人间喜剧》         B.《安娜·卡列尼娜》

    C. 《老人与海》        D. 《巴黎圣母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