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当读到 :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领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学广泛传播 B.西汉对儒学加以推广,并成为文化的主旋律
C.宋明理学对儒学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局面出现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经世致用思潮出现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人文主义的萌芽
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下的“士”崛起
C.墨家成员会使用铁梨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
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事,而民自富。”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