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荀况《荀子•性恶》
材料三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 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美德的本性和性质,我们也必须在一个假设之下来问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问题,就像这样:如果美德是属于这样一类心灵的善,它是否应该由教育而来?让我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知识或不是知识——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是由教育来的或不是由教育来的?……但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呢?或毋宁说,是否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只 有知 识是由教育而来的呢?
——苏格拉底
材料五 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美国政治家麦迪逊
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及政治主张不同点,二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目的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阳明的人性观是怎样的?(1分)他认为应怎样加强道德修养?(2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4分)
(4)据材料五分析,麦迪逊主张对政府进行“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对政府怎样进行“内在的限制”?综合上述材料,与其他思想家相比,麦迪逊主张如何对人性进行规范引导?(4分)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皇帝制 D.世袭制和行省制
图显示的中国革命圣地与选项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①井冈山 ②遵义会议会址 ③延安 ④西柏坡
A.①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②中共找到了革命的道路——工农武装割据
C.③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的解决了党内问题
D.④作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策
14-16世纪的西欧文学与中国明末清初的文学都体现了反封建、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特征。下列作品能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④ B. ①④ C. ③④ D. ①③④
有人认为 ,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二大定律是指
A.人文主义思想 B.启蒙思想 C.自由主义思想 D.马克思主义思想
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