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

“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这段话描述的是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B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科举制代替察举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查看答案

下列遗物中可作为研究商史的第一手材料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                B                  C                   D

 

查看答案

中西文化论战

二十世纪初,我国思想界掀起了一场中西文化论战,以下是其中的一些片段。

材料一:我人今日在迷途中之救济决不能希望于自外输入之西洋文明,而当希望于己国固有之文明。此为吾人所深信不疑者。……救济之道,在统整吾固有之文明:其本有系统者,则明了之;其间有错出者,则修整之。……今日之主义主张者,……乃假托于西洋思想以扰乱之。……吾人若望救济于此等主义主张,是犹望魔鬼之接引以入天堂也。魔鬼乎!汝其速灭!

一一杜亚全《迷乱之现代人心》,刊于《东方杂志》第15卷第10号,1918年4月。

材料二: 吾人之於学术,只当论其是不是,不当论其古不古;只当论其粹不粹,不当论其国界国.以其无中外古今之别也。……然今之欧罗巴,学术之隆,远迈往古,吾人直径取用,……彼盲目之国粹论者,守缺抱残,往往国而不粹,以沙为金,岂不更可悯乎!

——陈独秀《随感录》,刊于《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分)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论战焦点。(不得照抄原文)(6分)

(2)简述这场论战的背景。(4分)

(3)充分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场论战。(1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夫史官者,必求傅闻强识.疏通知远之士,使居其位,百官众职,咸所贰焉。是故前言往行,无不识也;天文地理,无不察也;人事之纪,无不达也。内掌八柄,以诏王治;外执六典,以逆官政。书美以彰善,记恶以垂戒,范围神化,昭明令德,穷圣人之至赜,详一代之亹亹。”

——《隋书·经籍志·史部序》

材料二:刘知几揭橥作史三长:才、学、识。章学诚认定三者得一不易,兼三尤难,而更增一德字。  

——柯灵《散文欣赏的多维空间》

材料三:盖从来作史者,皆为朝廷上之君若臣而作,曾无一书为国民而作者也。其大弊在不知朝廷与国家之分别,以为舍朝廷外无国家……,史之精神维何?曰理想是己,……作史者苟能勘破之,知其以若彼之困,故生若此之果,鉴既往之例,示将来之风潮,然后其书乃有益于世界,今中国之史但呆然日:某日有甲事,某日有乙事。至此事何以生,其远因何在,近因何在,莫能言也。其事之影响于他事或他日者若何,当得善果,当得恶果,莫能言也。

材料四: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

材料五:夫所以必求其公理公例者,非欲以为理论之美观而已,将以施诸实用焉,将以贻诸来者蔫,历史者,以过去之进化,导未来之进化者也。吾辈食今日文明之福,是为对于古人已得之权利;而继续此文明,增长此文明,孽殖此文明,又对于后人而不可不尽之义务也;史家所以尽此义务之道,率其例以增幸福于无弱也。

——梁启超《新史学》

(1)分析以上史料所蕴含的思想内容。(3分)

(2)章学诚所说的史德指什么?(1分)他为什么要在刘知几的作史三长之外特设史德的要求?(1分)

(3)材料三中,作者批评了旧史学哪些弊病?(2分)

(4)材料四所说的“公理公例”指什么?(1分)

(5)据材料三和材料四说明作者的史学主张。(2分)

(6)材料五中,作者认为史家的职责是什么?作者理想的“新史学”是什么?(2分)

(7)作者批评旧史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泽被后人、永照世间的理性光芒(12分)

材料一:伏尔泰去世后,他的棺木上刻了这样一行字:”他拓展了人类精神,他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

材料二:卢梭的棺木中伸出的一只手,握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这支火把很快就点燃了巴黎乃至世界.

材料三: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可以说启蒙思想促使知识和天赋人权的传播,因此使人民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

一一摘自《大国崛起》

回答: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对伏尔泰的评价?说明你的理由。(3分)

(2)材料二为什么说“这支火把很快就点燃了巴黎乃至世界”?(3分)

(3)根据材料三的观点,结合史实简要概括启蒙思想是如何在中国传播并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的。(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