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记录文明进步的文博资料(8分) 主题1 中国古代的青铜文明 材料:某博物馆收藏有...

记录文明进步的文博资料(8分)

    主题1  中国古代的青铜文明

    材料:某博物馆收藏有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器内铭文记载:裘卫用玉璋与贵族矩伯换取了80朋(货币单位)的土地。这个换取手续征得了五个贵族的同意,并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完成。通过这样的途径,裘卫聚敛了大量财富。裘卫家族的第三代,随葬物品享用“五鼎八簋”。按西周礼制: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

问题:(1)依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表格。(4分)

 

信息内容

信息分析

土地交换在相关部门监督下完成

 

土地与玉璋以朋为单位进行交换

 

裘卫家族后人随葬物“五鼎八簋”

 

青铜器内的铭文

可以用来研究西周中期的文字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主题2  西方社会的法治文明

   《拿破仑法典》现藏于卢浮宫博物馆。以下为《拿破仑法典》的摘录: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44条 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但法令所禁止的使用不在此限。

    第545条 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

问题:(2)结合所学,指出上述条款所体现的原则。(2分)说明其思想和法律上的来源。(2分)

 

(1)土地交易合法化(或土地可以私有);商品经济有所发展;西周中期已经出现僭越礼制的现象(礼乐制度的破坏);反映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审美观念(4分)   (2)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分)        来源:启蒙思想;罗马法。(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

    A.说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B.表明国际关系缓和的趋势

    C.反映出主权国家利益和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D.体现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利益的趋同化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

    A.比较中日近代政治理念的异同             B.证明甲午战争日胜我败的历史原因

    C.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         D.质疑德相俾斯麦的评价

 

查看答案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部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此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外传播文化     B.儒家的思想主张在欧洲曾得到普遍的推崇

    C.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的初期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查看答案

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              B.立法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

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              D.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查看答案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

  A.“天人感应”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为皇权所需要

  B.新儒学一定程度继承了先秦儒学民本思想

  C.强化君主专制的同时主张人君“行仁政以顺天道”

  D.“顺天命”与“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符合汉高祖的统治需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