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白鹿洞书院教条》,又名《朱子教条》,由朱熹制订。淳熙七年(1180),白鹿洞书...

《白鹿洞书院教条》,又名《朱子教条》,由朱熹制订。淳熙七年(1180),白鹿洞书院重建“喜初成”,朱子以南康军长官,率僚属及院中师生行开学礼,升堂讲说《中庸》首章,并取圣贤教人为学之大端,揭示于门楣之间,作为院中诸君共同遵守的学规,这就是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教条》。其目的用以规范和约束书院师生的言行举止,劝善规过,提升品位,是书院制度确立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南宋理学家们对书院建设所作的重大贡献。 

《白鹿洞书院教条》既是书院精神的象征,后来也成为天下书院共同遵守的准则。淳祐元年(1241),宋理宗皇帝视察太学,手书《白鹿洞书院教条》赐示诸生。其后,或摹写、或刻石、或模仿,遍及全国书院及地方官学。于是,一院之“教条”,遂成天下共遵之学规。而随着中国书院制度之推广,它又东传朝鲜、日本,不仅当年奉为学规,至今尚有高校而作为校训者,可见其影响既深且远。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朱子白鹿洞教条》原文:

右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⑴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朱子教条》与朱熹理学之间的关系。(6分)

⑵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朱子教条》的影响。 (4分)

 

⑴关系:《朱子教条》是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的教规,强调纲常礼教,以及学问思辨,指出了修身、处事、做人的原则。从内容来看,朱熹已经完成了理学的体系,以“理”作为新儒学的思想体系,将纲常礼教具体化,表述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其它的几条,无不体现了朱熹理学的精髓,以及延续孔孟儒学的传统:言忠信,行笃敬;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6分) ⑵影响:《朱子教条》是书院精神的象征,得到统治者的承认与推崇,后来成为天下书院共同遵守的准则。随着中国儒家思想与文化的传播,它又传播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不仅当年奉为学规,至今尚有高校而作为校训者,可见其影响既深且远。(4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艺复兴以降,人们将西欧千年中世纪称之为“黑暗和野蛮的时代”。然而,历史也昭示着一个客观事实:中世纪也是一个在黑暗中孕育希望的时代。

⑴请你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将西欧中世纪称为“黑暗和野蛮的时代”提供证据。(4分)

⑵请结合史实说明,为什么西欧中世纪又是一个“孕育着希望的时代”?(4分)

 

查看答案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充分表明:

A.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B.美国完全放弃敌视中国的立场         

C.美国的外交政策有所调整               D.中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

 

查看答案

如图是一幅关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漫画——

《来吧,小鱼!》。画面中的山姆大叔手抓渔网,

正在召唤小鱼过来。山姆大叔的主要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援助欧洲发展            

B.扶持控制西欧          

C.遏制苏联力量           

D.建立北约组织

 

查看答案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无法识别     

C.通过文献记录能够接近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查看答案

观察下表,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可以得到的深层次的信息是:

 

《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国  家

总人口(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

约1800

48%

52%

法国1851年

约3600

75%

25%

俄国1851年

约5900

93%

7%

美国1850年

约2300

87%

13%

 

A.英国以外其他国家都未开始工业化       B.工业革命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C.工业化程度越低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D. 人身隶属关系阻碍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