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据此,顾炎武
A.认为分封制比郡县制进步 B.认为郡县制比封国制进步
C.主张应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D.反对过度地削弱地方权力
宋代在选拔官吏时有这样一条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淸朝后期形成捐纳(买官)制度,买官成为商人进人仕途和升迁的途径。这种现象反映出宋代以后中国社会
A.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髙
C.商业已成为社会主导产业 D.科举考试逐渐失去吸引力
制度文明是制度建设的结果,又通过制度建设及其过程体现。回答第2〜3题。
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下列史实符合黄宗羲观点的是
A.秦朝在全国设立郡县 B.汉朝实行编户制度
C.魏国实行九品中正制 D.宋朝在各州设通判
2. 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
A.拓宽选官渠道,提髙行政效率 B.减少财政开支,防止地方割据
C.管辖边疆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D.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南宋张孝祥《湖湘以竹车激水诗序》载:竹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水,髙则泻水”。此诗记载了下列生产工具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在小。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注:黥、劓,古代的两种刑罚)其傅(注:傅,指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公孙贾)。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前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注:徇,游街示众。),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哪一家的思想?(2分)依据材料一、二,分析商鞅新法得以推行的原因有哪些?(4分)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句)(5分)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3分)
(4)根据材料四,分析导致商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2分)对此,你有何认识?(2分)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中国革命六年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最大的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诸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的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中国之革命党经验不多,遂令反对派得尽其技,没有俄国那种好方法防范反革命派,使其不能从中破坏,故俄国革命虽迟我六年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而仍失败。
——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
材料四 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主要有哪些?(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就改造中国的方法与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2分)
(3)据材料三说明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2分)材料三中,孙中山总结的俄国革命成功、中国革命失败的原因,从本质上看准确吗?为什么? (3分)
(4)为了材料四中的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4分)
(5)综合上述材料,对孙中山先生一直追求真理的历程作一简要的评价。(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