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关于井田制的描述,不可能的是 A.奴隶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B.耕地阡陌纵横,像“...

关于井田制的描述,不可能的是

A.奴隶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B.耕地阡陌纵横,像“井”字形状

C.目前仍没有找到井田制存在依据

D.井田制与分封制有关系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思想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1) 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推崇教化的主要措施及目的。(4分)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既然志在“以文化解决政治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而新文化派在文化和政治之间频繁穿梭时也从未感到有一道界线。对他们来说,文化与政治是一体的。陈独秀1917年写道:“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道德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他显然将新文化运动看作他所理解的“共和政治”工程的文化方面c另一方面,五四运动也决非一个纯粹的政治运动,它也有自己的文化诉求,只是它的文化诉求对立于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诉求。

——摘自《中华读书报》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并从思想文化角度指出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系动的关系。(6分)

 

材料三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

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表现为《宣言》的价值观与救亡图存运动的结合。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宣言》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題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6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2011年是我国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换届选举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道,未有留意焉者也。……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

——摘自梁启超《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材料二 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做汽车的一般。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

——摘自《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

(1) 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4分)

 

材料三这张黑白照片是上个世紀40年代陕甘宁达区人民正在参加选举的场景。选民慎重的将自己手中的“豆”放在相应的“碗”中,这“豆”不是普通的“豆”,而是特殊的选票,“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亊,投在好人碗里头”,豆选即由此而来。——《豆选:中国民主的创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豆选”现象。(8分)

 

材料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比例统计表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 据材料四,我国农民的选举权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6)

 

 

查看答案

在人类活动中,载人航天既是最令人激动的宇宙探索活动,又是最复杂、最困难的探险尝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比例统计表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统计表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并结合表中第三阶段的相关知识,分析形成这种趋势的政策性因索。(5分)

 

材料二  冯如(1884年1月12曰-1912年8月25曰),广东人。他是中国最早从事飞机研制、设计、制造的人并提出航空救国主张,被美国报纸赞为“东方莱特”。12岁随父漂洋过海到美国谋生。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1912年8月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中失亊殉职,被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追授陆军少将军衔,遗体安葬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塞,被尊为“中国始创飞行大家”。

(2)据材料二,你如何评价冯如?(3分)

 

材料三1950年,旅美科学家钱学森开始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1955年,在新中国的外交斡旋下,钱学森终于沖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国外评论家指出,“钱学森的归来,使红色中国妁‘两烊一星’提前了 20年”。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阻止钱学森回归祖国的原因。(2分)

 

材料四中国进行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栽人航天。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然而,中国在开展了 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认为无论是在研制队伍、经验方面,还是在综合国力、工业基础方面搞栽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个项目就搁到了 一达。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1992年,中国政府批准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2003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栽人飞船顺利升空。

——摘编自《中国航天大亊记》

(4)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5)据材料和上述分析,近代以来我国在航天航空方面的探索有何重大意义?(2分)

 

 

查看答案

对外交往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回答22~24題。

1.自8世纪中叶起,中国瓷器经南海至西亚、非洲的海路大量外销,中国以“瓷国”享誉世界,这种外销一直持续到淸代末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制瓷工艺的持续发展    B.海外市场的需求较大

C.历代政府的政策引导    D.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2.淸政府1759年颁布的条例规定:夷商(西洋商人)在贸易期间,必须住在商馆之内,不准携带武器,不准雇用中国仆妇。这可以说明淸政府

①准备断绝中西贸易往来  ②关注西洋商人的安全问题

③对西洋商人有防范心理  ④具有浓厚的“华夷”观念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_

3.下列图一是纪念《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0周年纪念邮票,图二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10周年时发的纪念邮票(局部)。从这两个条约名称上的变化,可以看出中俄(苏)双方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由关系恶化到关系友好   B.由不平等关系到平等关系

c.由友好结盟到不结盟     d.由军事合作扩展到经济合作

 

查看答案

据《中国教育》载:“六五”(1981 -1985年)期间,我国按照国家统一计划先后派出的—留学人员达到30500余人。与此相关的热门话题创作的《世界大串联》《出国热潮面面观》《出国出国》等报告文学相继问世。在大小外文书店,《新英汉词典》《新概念英语》《生活日语》等格外好售。这主要反映出

A.中美、中日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改革开放促使国人渴望了解世界

c.中国的教育体制开始与世界接轨 d.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量外语人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