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阅读下...

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阅读下列一系列材料讨论分析古代中国社会现象。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董仲舒)又言: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汉兴,循而未改。……”

                                                      ——《汉书·食货志》

(l)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特点并分析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处境艰难的主要原因。(5分)

 

 

 

 

 

 

材料二  [注:公元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旧历二月,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之士60多人到京城长安,与以丞相车千秋和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共同讨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后人把这次会议称为盐铁会议。]

所谓盐铁议者,起始元中,征文学、贤良,问以治乱,皆对愿罢郡国盐、铁、酒榷、均输,务本抑末,毋与天下争利,然后化可兴。御史大夫桑弘羊以为此乃所以安边境,制四夷,国家大业,不可废也                                   ——《汉书·车千秋传》

(2)盐铁会议上有哪两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你对两种观点的认识。(6分)

 

 

 

 

 

材料三 (明代)连江县的杨崇家庭,六世同居,男女老幼有70口人,饮食一道,财产共有。南平廖氏,五代同居,也同耕共食。大田县吴氏六世同居,男耕女织,不分彼此.福清县王荣也是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

    ——彭文宇《历史上闽台家庭与家族交往》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福建地区大家庭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主要目的。(4分)

 

 

 

 

“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其具体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是在当社会变迁历史进程中出现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社会发生激烈的变化、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时候所出现的社会整体性变动”。

——《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

(4)据材料的观点,明清时期的中国和同一时期欧洲有明显的差异。请归纳中国与社会转型的欧洲在经济、思想与对外等方面的的不同表现。(5分)

 

 

 

 

(1)特点: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分) 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少地或无地;赋役、田租繁重,农民所受封建剥削、压迫沉重; 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低;自然灾害和战乱频繁。(3分) (2)会上,对盐铁官营政策,“贤良文学”之士反对,而御史大夫桑弘羊则赞成。(2分)认识:“贤良文学”之士代表地方利益,尤其是地方上王侯、富商的利益。这一政策的实行,大大削弱其既得利益,而且出现了价高质次、强征专卖、“与天下争利”等封建官营的弊病,所以他们持反对意见。而御史大夫则代表中央、政府的利益,希望借盐铁官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提供物质保障。(4分) (3)特征:以血缘为基础,累世同居;共同生产,其同享有财产;家庭关系和睦。(3分)目的: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1分) (4)经济:明清虽然出现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但是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产生。 思想:明清出现早期民主思想的启蒙,但儒家思想仍占主导地位;欧洲形成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 对外:明清“海禁”“闭关自守”;欧洲地理大发现后走上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5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分)人口文化是人类在繁衍、生存、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类对自身生产、抚育后代、婚嫁丧娶、道德教育以及人的族类、群落、生存状况、生态环境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孟子·离娄上》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赵岐《十三经注》

材料二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传统生育观念正在悄悄发生着改变。城乡居民普遍接受了计划生育的国策和一对夫妇只要一个孩子的号召。2001年对农村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今天,家庭中男女地位的平等,合理生育或少生孩子的观念正在农民当中逐渐形成,“女儿也是传后人”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

(1)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中国人生育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不同观念的主要原因。(8分)

 

 

 

材料三  公元1500年,伦敦的人口不过5万,1600年人口增至20万。1700年增至70万。1800年英国本土人口加上移民为2000万,英国人口快速增长。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时代保证家庭稳定生育,导致生育率居高不下。英国由于人口增长快,每年增加大量年轻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满足工业革命的需求。

——《大国崛起与现代化》

材料四  毛泽东说:“…… 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到1962年,由于人口政策指导思想的偏差和高生育率的延续,人口数量猛增,国民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浅析毛泽东的人口观》

(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英中两国人口政策的相同点,并分析其对两国造成的不同影响。(6分)

 

 

 

 

 

材料五  机器和居民正在以加速度增长,生态环境很可能会极度恶化。现今世界人口一直在快速增长,因为不断增长的农业和工业生产力能够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而医学的进步和公共卫生措施的先进又降低了死亡率。因此,尽管人类花了几百万年才在1830年达到第一个10亿人口,只需15年使能达到第四个10亿人口。……生态困境并不仅限于美国,它已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传播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五,提炼作者的核心观点。(2分)

 

 

 

(4)上述材料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哪些借鉴?(4分)

 

 

 

 

查看答案

“这个背靠太行山的美丽地方,是个光耀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毛泽东曾率领中共中央移驻这里,在这里创建了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领导了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山村红都以其独特的贡献,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材料中的“红都”应该是

A.延安           B.遵义           C.瑞金            D.西柏坡

 

查看答案

下列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自成立到更名的重大史实。这一过程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借地,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 继续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 在民族主义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

C. 在反帝问题上仍模糊不清                 D. 对帝国主义尚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

 

查看答案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