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一战后中国山东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山东问题成为巴黎和会上各国争论的焦点
B.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被迫同意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C.《九国公约》的签订使山东问题得到了解决
D.华盛顿会议期间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得到了重要修正
在《凡尔赛和约》签字前,德国的社会民主党议员勒贝说:“一个被剥夺权利的、饥饿的人民是没有工作能力的;一个被强奸的人民不仅自己的一生幸福落了空,而且他也会欺骗强奸他的人。”这表明:
A.德国不会在和约上签字 B.工人阶级反对结束战争
C.“和约”激起民族复仇情绪 D.德国要求修改条约内容
一战后期促使同盟国集团迅速崩溃的主要因素是:
①施里芬计划过分低估了对手的实力
②美国的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③战争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工人、士兵运动兴起
④协约国军队的总反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大陆上的主要矛盾不包括:
A.英德矛盾 B. 俄奥矛盾 C.法德矛盾 D. 德奥矛盾
在19世纪下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20世纪初,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但没有一个列强是知足的。它们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
A、每一个国家都已装备起强大的陆军 B、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特别贪婪
C、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广大的殖民地 D、基督教徒们需要更广阔的传教地域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2月7日,法王路易十四特派五名耶稣会士到达北京,中法文化交流开始进入一个长达30年的黄金阶段。耶稣会描绘的关于中国光辉灿烂的图景在法国乃至欧洲都成为轰动一时的事物,十八世纪是一个“中国世纪”。伏尔泰就是一个“全盘华化论者”,竞将耶稣画像改易为孔子像,晨夕礼拜。伏尔泰反对基督教,主张“没有迷信、没有荒诞传说、没有亵渎理性和自然的教条”。
——《中西文化交流史》
(1)如果要探究材料一中伏尔泰主张“全盘华化”的原因,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4分)
材料二 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极为推崇。
——《近现代西方哲学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3分)并进一步分析200年前欧洲中国文化热的意义。(2分)
材料三 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 ——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3)根据材料三,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