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A.统一六国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郡县制 D.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于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蕴含的观念是
A.天人合一 B.天圆地方
C.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D.皇权至上
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指出:“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下列与“思想自由之明效”一致的是
①百家争鸣促进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②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
③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④百家争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 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