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海洋是生命摇篮、交通动脉和经济血液,对人类至关重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2分)海洋是生命摇篮、交通动脉和经济血液,对人类至关重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托勒密留下的传统地理观念----赤道附近的海水会“沸腾”,南方炎热,生命无法存在。1418年的第一次试航就因为船员对赤道附近的“不幸”太恐惧了,被迫很快返航。

(1)第一位穿越赤道的航海英雄是谁?(1分)推动英雄们打破恐惧、挑战海洋的因素有哪些?(4分)

材料二   在工业化时代,世界领导国必须是拥有海上霸权的国家……19世纪的世界领导国是英国,在英国达到鼎盛时期的1860年前后,其现代化工业的生产能力,相当于世界的40%—50%,或欧洲的55%—60%。英国始终保持着相当于它国海军两倍以上的海军。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的观点,并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其原因。(5分)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洋务派是近代中国“海洋意识”较强的阶层,他们呼吁加强海防,开发海洋。

(3)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2分)

 

(1)航海英雄:迪亚士;(1分)因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根源:“黄金热”的推动;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的热情;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隔绝了东西方传统商路。(4分,每点1分) (2)观点:英国是19世纪的世界领导国(1分)。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4分,每点2分) (3)创办福州船政局或江南制造总局;创建海军以及新式学堂(马尾船政学堂)等(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图15、16、17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四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

(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

(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辛亥革命爆发的外部原因。(5分)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原因。(4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3分)

 

查看答案

(22分)1500年前后,近代社会的曙光已出现,世界逐步走向一体。但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环境保护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重大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二  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三  1750年英国人口有1050万,1850年为2750万,1851年,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四  下图显示了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注: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是工业化起飞阶段;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末至今,是信息化阶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件事情有关?这一历史现象对世界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

(2)材料二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什么地位?这种地位是怎样形成的? (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人口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并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6分)

(4)根据材料四,说明工业化以来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

从文明史观看,20世纪初期丰富了世界文明发展形态的重大国际事件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美国罗斯福新政           D.中国清王朝被推翻

 

查看答案

工业革命导致社会日益分裂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敌对的阵营,成为《共产党宣言》诞生的主要条件。下列作者表述的现象,与上述时代背景无关的是

A.司汤达:(工人)每5~6年就失业一次,他们只好在街头卖唱

B.李斯特:(里昂工人身陷)苦难和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困环境之中

C.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D.巴尔扎克:法律把金钱定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查看答案

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