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后期,青岛、烟台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下表是章丘、济阳在20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1900年 |
1915年 |
1920年 |
1924年 |
山东章丘 |
0.1% |
35% |
45% |
50% |
山东济阳 |
0.2% |
15% |
25% |
40% |
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 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垄断”这种经营方式产生于一个“新时代”,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新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该图是英国不同时期城市和农村人口比重统计表,分析此表形成下列结论, 其中错误的是
A.工业企业逐渐增多 B.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
C.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D.城市污染严重.英国总人口减少
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
②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
③打击了千百万群众对理性王国的憧憬
④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