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作为历史解释,它可以用来评价
A.洋务运动 B.维新思想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对该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最早产生于隋唐时期
B.毕升改进后提高了印刷效率
C.宋元时期开始向外传播
D.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重大变革
金观涛、刘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中指出:“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不仅意味着整个儒家道德哲学和伦理规范统统可以从形而上的天理推出,天理世界的建立还实现了宇宙秩序合理性标准与社会行动合理性标准的统一。”材料主要反映出
A.官方理学实现了宇宙秩序、社会行动和儒家价值观的统一
B.整个儒家道德伦理是形而上的天理的源头
C.天理不具有超越道德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最终标准的意义
D.理学在重建儒家信仰的同时放弃了对道德价值源头的思考
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以来,中国文化将道德视为终极关怀,道德逐渐成为判别人的行为和社会行为是否正当的根据,政治秩序逐渐被看作道德秩序的延伸,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也越来越需要道德的合理性来论证。下列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古代中国“士”阶层通常将儒家价值观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
B.汉代以后官方用儒学来教化天下,维护“三纲五常”的秩序
C.古代帝王荒淫奢侈、朝政腐败和暴虐无道极易导致王朝更迭
D.明清之际思想家们用“主权在民”思想否定了帝权的合法性
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的。”下列史实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A.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B.宋代形成了以理学为代表的新儒学
C.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D.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
下列思想与古代农耕经济相适应的有
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②“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
③“使民重死而不远迁”
④“儒者以纲常立教,为人子为人妻者,既失个人之独立人格,复无个人独立之财产”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