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 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对抗、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

(12分) 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对抗、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材料三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崭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材料一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运用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论证该观点。(4分)

(2)尼克松在任期间,在调整同中国关系方面进行了那些活动?有何历史意义?(4分)

(3)“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指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世界政治格局的出现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1)亚洲: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2分) 欧洲: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等。(2分) 活动: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2分) 意义:促成了中美关系的缓和;促进了中日建交;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2分) (2)格局: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分) (3)影响:促进了大国关系的缓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答出两条即可得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材料二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                                        

——百度网

材料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西方现代民主相比古代希腊民主的特点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2分)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又有哪些不同?试举例说明。(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是如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4分)

 

查看答案

(12分)国家观念的核心是国家权力的归属问题,近代以来的中国国家观念转型十分明显。有学者说:“近代中国国家制度(主要指政治制度)的变革以国家观念转型为理论先导,而新国家制度的建立又为观念转型提供了某种制度保证。”

(1)据上述材料、下列表格和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相关表格的空格中填写正确答案(6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我国在国家观念转型和国家制度方面的变化。(4分)

 

查看答案

(12分)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

请回答:

(1)如果以“五四运动”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革命有何“质的差别”?(2分)“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分界线有哪些合理因素?(2分)

(2)如果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有何“质的差别”?请从现代化的角度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上面的问题,谈谈你对历史分期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初的任官和军功、任子、赀选等紧密相关。任子制是享二千石(郡太守等)以上官员,任满三年,可以保举其子弟中的一人做官的制度。赀选制是凭资产资格做官的制度。汉高祖十一年二月诏是察举制的先声,以后逐渐成形、发展,察举的科目渐多,至汉武帝时经董仲舒建议,察举开始制度化,察举的科目以孝廉、秀才为主。由州、郡长官推荐孝廉、秀才的人选,而州郡的察举又是基于县、乡、里的推荐,即人们所说的“乡举里选”。东汉以后,察举的对象还要经过考试,并有年龄限制。这种自下而上,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的选官制度,与世卿世禄、任子与赀选相比,是历史的进步。

材料二  今立中立,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绝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者削下,兴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五《刘毅传》

材料三  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中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汉代任官的主要依据有哪些?(4分)察举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2分)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2分)

 

查看答案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演变。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B.中国的“和平崛起”理念得到了西方支持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D.反映出主权国家或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