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

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的相关评述中正确的是(    )

①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②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③作者对“原理”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④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我确信,如果有任何情况促使我的服务具有特别价值,那种情况也只是暂时的;所以我相信,按照我的选择并经慎重考虑,我应当退出政坛,而且,爱国心也容许我这样做,这是我引以为慰的。

——华盛顿《告别辞》

材料二  许多评论家指责他(克伦威尔)是伪君子,指出他虽然总是在口头上赞成议会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反对独断专行的统治,但是在事实上却建立了一种军事独裁统治。            

——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三  在我们的时代,有许多人怀着巨大的敬意回忆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的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纳萨尔奇.克鲁奇《克伦威尔的历史》

请回答:

(1)应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如果有任何情况促使我的服务具有特别价值,那种情况也只是暂时的”这句话的含义?华盛顿提出退休要求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这为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作出了什么贡献?(6分)

 

(2)根据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二、三的观点。(6分)

 

(3)华盛顿、克伦威尔人生轨迹的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捷克人宁愿让他们的国家在一场摧毁欧洲的大灾难中灭亡,而不愿做出重大让步……我们的文明是由欧洲文明融合而成……我们不能坐视欧洲文明走向末日,而不做出阻止它的毁灭的最后努力……为了促成希特勒的另一次胜利而出卖一个小国。我将毫不犹豫接受责骂。        

——摘自美国驻巴黎大使布拉特给罗斯福总统的信

材料二  当我想起那4年可怕的战争,想到700万年轻人没有能享受青春年华、1300万人死亡和伤残以及那些身为父母和儿女的人所经受的折磨的时候,我坚信在战争中没有胜利者……正是这些想法使我感受到,我的首要职责就是尽力避免在欧洲爆发大战。

                                  ——摘自张伯伦《寻求和平》

    材料三  我们已经论证了一个民主国家和一个极权国家之间达成圆满协议的可能性,我本人真不明白,为什么不该重提这种经验呢?

希特勒先生曾提签一项海军协定,根据这项协定,德国舰队将被限制在一个双方一致同意的水平上,同英国舰队在数量上保持固定的比例……它表明德国和我们自己有可能在对于双方都生死攸关的问题上达成协议。

 ——摘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的文件和材料》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导致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6分)

 

(2)评价这一历史事件?(3分)

 

(3)阐述上述二人观点的依据。(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权宣言》颁布的背景。(3分)

 

 

(2)在《人权宣言》封面上方的中间有一只“理想的眼睛”,光芒四射。谈谈你对设计者寓意的理解和认识。(3分)

 

材料二:《自由引导人民》是著名画家德拉克洛瓦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反映的是法国1831年“七月革命”的史实。画中高举三色旗的是象征自由女神的妇女形象,她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1831年5月1日,这幅画在巴黎展出时引起轰动。不久这幅画被政府收购,不再展出,官方的理由是“太革命了”。

    17年后的1848年,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法国人民要求政府在卢森堡宫展览该画。同年6月,巴黎工人起义,此画又被政府摘下,理由是具有煽动性,直到1874年才被送到卢浮宫永久性展出。

 (3)这幅画的命运反映出法国民主政治进程的什么特点?民主力量为什么能最终取得胜利?(6分)

 

 

(4)两则材料所体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在桑弘羊主持下普遍推行均输法,郡国设均输官掌其事,受大农(即管钱财、粮食的长官)节制。均输官负责将各郡国应缴贡物统一折价征收当地土特产品,一部分运往京师,一部分运至价贵地区出售,有时还在出售地将所得继续收购特产,易地辗转贩卖……同时又实施平准法,在京师设平准官,集中管理各地运至均输货物和大农所掌握其余物资,根据市场价格涨落卖出或买进,达到调剂供需、平抑物价的目的。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桑弘羊实施均输法和平准法的作用。(6分)

 

 

材料二:(“自上而下”的改革)留给农民的是接受一不强制的契约制,它使农民受束缚的状况与原先相比并没有获得改善。农民只是被煽动起来要求得到自由,而并不是得到他们想像中的那种自由。这是以经济上的依赖取代法律上的强迫,在俄国历史上,经济因素对人的奴役作用再也找不到比这更明显的例子了。

    ——摘编自[荚]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之前“法律上的强迫”指的是什么?改革后“经济因素对人的奴役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3)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所体现的特点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公元前500年前后,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老子、孔子、释迦牟尼等,他们独立发展了不同的文化传统。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主要精神财富。

中国的宋明理学、欧州的文艺复兴等,世界各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对2000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即一个新的“轴心时代”出现,造成中西文化的巅峰。

21世纪的今天,世界文化发展很可能形成若干个重要的文化区;欧美文化区、东亚文化区、南亚文化区和中东与北非文化区(即伊斯兰文化区),以色列文化区及犹太文化区等,这几种有着长久历史的大小文化潮流将会成为影响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评价材料中关于人类“轴心时代”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二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