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 材料一 洪武初,西南夷来归者,即用原官授之。其土官衔号曰宣慰司,曰宣...

(15分)

    材料一  洪武初,西南夷来归者,即用原官授之。其土官衔号曰宣慰司,曰宣抚司,曰招讨司,曰安抚司,曰长官司。以劳绩之多寡,分尊卑之等差,而府州县之名亦往往有之,袭替必奉朝命,虽在万里外,皆赴阙受职。天顺末,许土官缴呈勘奏,则威柄渐弛。成化中,令纳粟备振,则规取日陋。孝宗虽发愤厘革,而因循未改。嘉靖九年始复旧制,以府州县等官隶验封,宣慰、招讨等官隶武选。隶验封者,布政司领之;隶武选者,都指挥领之。于是文武相维,比于中土矣。其间叛服不常,诛赏互见。

                                                         ——《明史》卷310列传第198

    材料二  臣思前明流土之分,原因烟瘴新疆,未习风土,故因地制宜,使之乡导弹压。今历数百载,相沿以夷治夷,遂至以盗治盗,苗、倮(彝族的一支)无追赃抵命之忧,土司无革职削地之罚,直至事大上闻,行贿详结,上司亦不深求,以为镇静,边民无所控诉。若不铲蔓塞源,纵兵刑财赋事事整理,皆非治本。改流之法,计擒为上,兵剿次之;令其自首为上,勒献次之。惟剿夷必练兵,练兵必选将。诚能赏罚严明,将士用命,先治内,后攘外,实边防百世之利。

                                                    ——《清史稿》卷512鄂尔泰奏疏

  (1)归纳材料一有关明朝在西南地区统治的内容。(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的原因及其影响。(9分)

 

 

(15分)(1)明朝初年在西南地区,沿用元朝的土司制度;西南地区主要由土司管理;明朝中后期开始在西南地区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部分进行“改土归流”。(6分) (2)原因:改变明朝实行的土司制度的弊端(如土司世袭,土司与百姓矛盾尖锐); 影响: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边疆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9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中国之所以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国家相对穗定,纯系地理条件使然。中国的边界,或为大海,或为高山沙漠,外敌只能从北方入侵,所以安全较有保障。虽发生分裂,但不久即复归统一,主要也是地理原因。中国以长江为天然屏障,分为南北两部分。由于气候的原因,北方人彪悍好战,南方人温顺怯懦;北方人一旦跨过长江,无须经过旷日持久的战斗便可迅速控制全国。南方人习惯于俯首听命,故不易形成分裂。

材料二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人类文明初期,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地理环境因素通过作为人类物质生产活动要素之一的劳动对象而实现的。作为劳动对象,地理环境因素决定着物质生产活动的类型、方式等,并通过决定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1)结合材料一请对孟德斯鸠中国 “历史悠久、国家稳定”原因的观点进行评析。(8分)

 

(2)结合材料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与孟德斯鸠在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上的认识有何本质区别?(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25分)

材料一 “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

——《管子·任法》

 “制定宪法与拥立德高望重者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因为人们始终在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

——(古罗马)西塞罗《论责任》

材料二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材料三 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三、其次为民权。故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行使其复决权。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孙中山,民国十三年四月十二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比较《管子》和西塞罗在法的问题上的认识有何不同?(8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特点。(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在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有哪些体现?

(3分)根据材料三归纳国民政府的职责。(6分)

 

(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

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                                   

A.牛顿及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

C.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               

D.康德及其《纯粹理性批判》

 

查看答案

该图是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的北大校徽(后称“北大红”),刘半农戏称为“哭脸校徽”。其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传统的瓦当形象,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B. 承载了北大人“肩负重任”的理想与追求

C. 隐含了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取向

D. 反映了“自由独立,兼容并蓄”的学术精神

 

查看答案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在此倡导的是

A.推行体现民众意志的法治          B.明确和强化法治的严肃性

C.树立统一的“天下之法”          D.法治与人治有机结合起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