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机构与少数民族聚居有关的是 ① 西周分邦建国的“鲁” ② 秦朝设置的“道” ...

下列机构与少数民族聚居有关的是

① 西周分邦建国的“鲁”          ② 秦朝设置的“道”

③ 唐代推广的“羁縻府州”        ④ 元帝国确定的“江浙行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出将入相是古代士人的一种仕途追求,但丞相并不好当,而且充满着危险。下列属于皇帝削弱相权的措施有:

①西汉“中朝”形成       ②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③宋朝设参知政事         ④清朝设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7分)进入20世纪,人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中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亲历者。请回答:(1)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有什么不同?(3分)

 

(2)结合史实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国际地位的影响有什么不同?(4分)

 

 

 

查看答案

(18分)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国家的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当然,抽签也要

依据职位轻重而略有区别。执政官这类最高官职尚须各选区按比例提出一定数量的候选人,

然后再从候选人中抽签决定,但候选资格已尽量放宽,无任何财产、等级、资历的限制。

其他各级官职和五百人会议成员则在各选区从合格公民中直接抽签产生。

                   ——摘自人教版高中新课标教科书

材料二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而已。

                                                 ——《明史》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这一惯例进一步完善了责任内阁制。

——《世界史资料》

材料四  “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犯下列各条之一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有卖国行为经法庭判决者。2.经法庭判决有罪剥夺公权期限未满着。……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

项目

家庭成分

社会出身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农

绅士

商人

学生

军界

工人

务农

数量

7

17

41

26

9

15

10

2

2

53

备考

全县参议员91名,内有候补议员12名。

  ——摘自《庆阳县两年来三三制执行情况》(1944年)

材料五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六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的特点,并指出其局限性。(3分)

 

(2)根据材料二说出明朝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2分)

 

(3)根据材料三说出英国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2分)Ks5u

(4)根据材料四分析抗日根据地参议员的组成有何特点?中共在抗日根据地推行民主政治

有何积极影响?(3分)

 

(5)对比材料五和材料六,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和17世纪华南地域社会转型时期,粤闽交界因“山贼”“海盗”和“倭寇”空前活跃,而引致地方动乱的严重情势,乡村聚落出现了明显的军事化趋势,以宗教组织和民间神祭祀为核心的乡村社会组织重新整合……该地区“乡无不寨,高墙厚栅,处处皆然”的乡村景观。

    ——摘编自陈春生、肖文评《聚落形态与社会转型:明清之际韩江流域地方动乱之历史影响》

材料二  民情强悍,好勇斗狠,嗜利轻生。乡村聚族而居,烟户繁密。明末海盗纵横,民多筑围建堡以自卫,久而乡无不寨,高墙厚栅,处处皆然。其弊也,莠民藉以负固,敢于拒捕抗粮。官吏捕为难,半由于此。

                                              ——摘自冒澄《潮牍偶存》卷一

材料三  明、清两代,有些商业市镇、手工业市镇以及手工业——商业市镇,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城市经济职能都超过了作为传统政治中的县城,甚至府城(包括州城),从而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经济中心城市。如当时全国著名的四大镇,河南朱仙镇和湖广汉口镇地当交通要道,发展为商业市镇;江西景德镇和广东佛山镇以陶瓷、铸铁为基础,形成为著名的手工业市镇。……《广阳杂记》即记有:“天下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可见其经济地位已与府城、首都齐名。再如芜湖米市、无锡布市、南浔和盛泽丝市、清江浦、淮安、济宁及其张秋镇、武清的西河务和天津等,实际上都已成为当时的商品交换中心城市。

——摘自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

材料四  下表是1851年西欧部分国家城市化统计数据:

国家

英国

比利时

法国

德国

城市化率

50%

20%

42%

35%

                                               ——根据人教网材料整理

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后,就业机会较多。在“向外吸引劳动力”的政策支持下,英国外来移民也逐渐增多,大量涌向城市,促进了英国城市化。……到了1860年,城市化程度提高,来自全世界的人才涌入英国的城市,有德国人瑞士人法国人、希腊人和犹太人等,他们一般前往城市,特别是伦敦等大城市。这些人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熟练的工作经验,带动了英国的城市化。

——摘自马丹霞《浅谈英国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请回答:(1)从材料一、二中归纳出16、17世纪粵闽乡村社会形态的特点。(3分)

 

(2)比较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市镇形成的共同点。概括导致英国城市化程度高的因素?(6分)

 

(3)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特征对各自的社会思想产生怎样的影响?(6分)

 

查看答案

二战后期,主要大国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对战后世界进行安排,召开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下列各项条款中,属于雅尔塔会议内容的是:  (    )

A.“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      

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

C.“我们的宗旨是……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            

D.“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