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
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1) 洋务运动“剪断了一些枝叶”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2)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进行革命准备的?辛亥革命是如何将“大树”砍断的?(3分)
(3) 革命派为什么没有挖掉“树墩”?何以见得“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3分)
(4) 陈独秀等人为了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进行了怎样的斗争?(2分)
(8分)战略机遇期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崛起而言,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近代前夜的中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言:“从未有一个民族,面对未来竟如此自信,却又对即将面临的世界风暴如此缺乏了解。”
材料二100年前的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虽然这场并不彻底的革命迟到了数百年,但如果发展顺利,本可以成为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又一个战略机遇期。但事与愿违,中国再一次与机遇失之交臂,可谓“成功的革命,错失的机遇”。
(1) 材料一中“世界风暴”在思想领域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指出此核心内容产生的社会根源。你认为当时中国人为什么会“自信”?(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论证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错失的机遇”。(4分)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变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A.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
C.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B.第三世界的崛起 |
C.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
D.雅尔塔体系的长期存在 |
“完全毁灭纳粹的一切形式和制度,迫使和平与民主的敌人永难卷土重来。”这一材料最初出处应为
A.开罗会议决议 |
B.德黑兰会议决议 |
C.雅尔塔会议决议 |
D.波茨坦会议决议 |
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该国以购买武器时,国联却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事实反映了
①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国联的本质特点
③英、法、美等国采取绥靖政策 ④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亚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