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4分)图片对历史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

(14分)图片对历史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从1951年到1975年,六次将周恩来登上了封面。根据图片及提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三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四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时代》认为周恩来“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的原因。(2分)

   (2)材料二中,周恩来为解决“战争与和平”问题,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哪一次重要国际会议,有何意义?(3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人来了”的含义。(2分)根据材料四分析“尼克松中国之旅”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时代》周刊对周恩来的评价发生怎样的变化?由此,谈谈我们在使用图片资料作为历史研究时应注意什么?(4分)

 

(14分)(1)中国共产党推翻了国民党统治,建立新中国,冷战格局下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认为中华民国政府才代表中国。新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损坏了美国的利益。(答出其中1点即可。2分) (2)日内瓦国际会议。(1分) 日内瓦国际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会议;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会议的进程,并最终达成协议,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2分) (3)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分) 中美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它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3分) (4)从贬低、“妖魔化”到客观、公正。(2分) 应根据客观事实,对历史资料及其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甄别。(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资料一:文献记载中国官方与台湾住民的接触,可以追溯到三国或隋代,台湾与大陆有着极其密切的历史关系,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居住在台湾的高山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资料二:文献记载中国官方与台湾住民的接触,最早的可能可追溯到三国时代,或在隋代。假设文献记载的岛屿的确指台湾,这类的接触也是偶发的、不连续的,数百年难得发生一次,在本质上不是隶属的关系。我们甚且可以说,正由于有这类的记载,我们可以确定台湾不是自古即为中国领土。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两段文字?

 A.资料一为历史事实,资料二则是历史解释

 B.资料一为历史解释,资料二则是历史事实

 C.学者引用相同史料,可能获得不同的结论

 D.两者引用相同史料,结论不同,当有一误

 

查看答案

1971年,日本政府发表《经济白皮书》中,难掩得意的表示:回首往事,风雨25年,完成战后复兴的日本经济,正朝着先进国的道路迈进。在战后“风雨25年”中,日本经济发展的“机遇”应该是指

①在美苏对立加剧下,美国急需日本产业技术协助重建欧洲  

②在两大阵营对抗下,美国扶植日本为对抗共产势力的盟友

③在国际冷战氛围下,日本幸运成为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国家

④在共产势力扩张下,韩战越战的军需景气强化了日本出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1950年,一位美国总统在国会报告最新的东亚情势说:“共产主义者在韩国所作所为,就如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在10年、15年和20年前所做的一样。我敢肯定,假如让南韩沦陷,共产党的领袖便会变本加厉,进而攻击我们邻近的国家。”这位总统在演讲之后随即采取了哪一种亚洲政策?

 A.视共产中国为大国而采取强硬的围堵政策

 B.不待联合国的安理会表决即断然出兵南韩

 C.并借重台湾国民党军队协助南韩反攻

 D.为避免骨牌效应而开始军援南越对抗共党

 

查看答案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一本新出版的书介绍当时欧洲各国的政治与体制,书中指出:俄罗斯、法兰西、普鲁士等国盛行君主专制;荷兰及西班牙已无法维持海上霸权;而英国因开风气之先,实 施君主立宪制度,君主与国会共治,国势蒸蒸日上。这本书出版于何时?

A.十六世纪初      B.十八世纪末       C.十九世纪末    D.二十世纪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