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大灾之年,齐桓公问计于管仲:时下生产凋敝...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大灾之年,齐桓公问计于管仲:时下生产凋敝,民不聊生,何以解决问题?

管仲对曰:“饮食者也,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赡其所愿,则能用之耳。今使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饮野水,孰能用之?伤心者不可以致功。故尝至味而,罢至乐而。雕卵然后瀹(yuè,煮)之,雕橑(liáo, 长木条)然后爨(cuàn,烧火做饭)之。丹沙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富者靡之,贫者为之,此百姓之怠生,百振而食。非独自为也,为之畜化(蓄积财货)。”

——《管子•侈糜篇》

请回答:

⑴ 根据材料,说明管仲认为如何解决生产凋敝、民不聊生的社会问题?这项改革措施会发挥怎样的作用?(8分)

⑵ 20世纪上半期哪一经济改革与管仲这一经济思想相似?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管仲经济思想的认识?(7分)

 

⑴思想:主张通过富人的奢侈消费来刺激经济发展(2分) 作用:使穷人获得就业机会,平衡社会财富,保存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4取3,6分) ⑵美国罗斯福新政刺激消费。(3分)在经济危机即社会经济运行发生暂时失衡的情况下,刺激需求(富人的奢侈消费)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意味着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加强。(2分);但是在社会经济正常运行时期的奢侈消费,意味着积累减少,并带动整体物价水平上涨,引发通货膨胀。(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战国时期自由买卖的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大量农民因土地兼并失去本业或不胜地主商人的剥削,自愿放弃本业,群向工商业求生计,所谓“从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所谓“田之利十倍,珠玉(经商)之利百倍”……周国人风俗,不爱做官吏,专心做工商……鲁国人喜欢讲儒学,后来风俗改变,经商谋利比周人更迫切……到战国末年,大商人(指吕不韦)终于参加了秦国的政权。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战国时期富商大贾……成为社会上最活跃的一种人。孟子主张对工商业什一而税,去关市之征。他的主张没有一个国君采用……大商贾所使用的人,一种是伙计,如洛阳贫民到富商家学商业,替富商贸易,走遍天下各都市。更多的一种是大商贾凭借财势,用高利贷、掳掠等方式,压迫穷人做奴隶,从事商业、农业、手工业劳动……吕不韦为秦相国时,封河南洛阳十万户……并不满足于十万户的封建性地租,他占有奴隶一万人,驱使他们从事各种劳动,垄断洛阳的工商业。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请回答:

⑴   概括材料一中所反映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7分)

⑵   材料二中大商人采用的生产方式有什么特点?它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4分)

⑶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战国时期商业发展带来的影响。(5分)

 

查看答案

(2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表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材料二:“……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计,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渐图自强。……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每遇房、虚、昴、星等日,正副二委员传集各童,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

——曾国藩《拟选聪颖子弟赴泰西各国肄业折》

材料三: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

1907年12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正式宣布:“我国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繁众之国能渐渐融洽于近世之文化。援助之法,宜将庚子赔款退赠一半,俾中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1908年10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规程:……(学生中)应有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1909年清政府正式设立“游美学务处”,专司选考留美学生,并筹建游美肄业馆,……1911年2月,游美学务处和筹建中的游美肄业馆迁入清华园,正式将肄业馆定名为“清华学堂”。

由“退款办学”建立的清华学堂,曾被称作“赔款学校”。早年,清华学生也称清华为“国耻纪念碑”,“清华不幸而产生于国耻之下,更不幸而生长于国耻之中。……不幸之中,清华独幸而获受国耻之赐。既享特别权利,自当负特别义务。”

——《清华生于国耻:清华大学建校与美国庚子退款》

材料四: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联共产党积极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革命运动的发展,其重要的方法就是为各国培养革命干部以推动世界革命运动的开展。为此,1921年苏联政府在莫斯科成立了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这一时期,大力培养革命干部也是中国共产党国内革命斗争的需要。……从1923年3月至1924年9月,在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协助下,在巴黎的中共旅欧支部成员先后有三批赴东方大学学习,包括邓小平、傅钟等。

——《20世纪前半期中国共产党人留学生群体研究》

请回答:

⑴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近代留学热潮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14分)

⑵  根据材料二、三、四,说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留学教育在内容上有何变化?(3分)

⑶  有学者认为近代留学教育是中西方在近代激烈碰撞的产物,反映了中国人对自己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巨大差距的逐步认识。请以清华学堂创建为例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4分)

 

查看答案

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而现行教材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

A  唯物史观                                B  社会史观       

C  全球史观                                D  革命史观  

 

查看答案

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  中央政府的支持             B  “一国两制”的保障           

C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D  投资环境的好转

 

查看答案

胡锦涛曾高度赞扬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这是因为它

A  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  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  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正式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