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人民,他们正在抵抗武装起来的少数人或者是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工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伞兵 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是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两院联合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订全部方案,拟谭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各国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而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伙伴关系和实力是持久和平的发展的两个支柱,谈判则是第三个支柱。因为通过我们愿意同共产党国家以公平和认真的方式讨论分歧的态度,可以更加令人信服地说明我们是致力于和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请回答:

(1)对比材料一、二,分析归纳杜鲁门和尼克松推行的外交政策的异同。(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杜鲁门和尼克松时期调整外交政策的原因。(10分)

(3)从美国对外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中,你得到了什么认识。(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材料一:缔约各国为促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持各国羊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以为今后各国政府行为之规范,在有组织之民族间彼此关系,维持正义并恪遵条件上之一切义务。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联合之宗旨为:

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做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二、发展国际间以新生人民平等权利及自然原则的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

三、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的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民生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四、构成一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

——《联合国宪章》

材料三:同国际联盟一样,联合国在各种非政治活动方面十分成功,但又同国联一样,它在执行维持和平这一主要任务方面却成绩时好时坏……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在于:在一个自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汉有下令使用这台机器。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国联和联合国建立的共同目的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辐入了哪些新的条款?(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在“执行维持和平这一主要任务方面却成绩时好时坏”的表现。(8分)

(3)怎样理解材料三中联合国的“主要困难”?(2分)

 

查看答案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之后,苏联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关系。因此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就成为苏美英三国首脑共同关心的重大战略问题。……7月18日,斯大林在致丘吉尔的电报中亲自提出要求英国在法国北部开辟反希特勒的新战场,改善苏联的处境。斯大林指出“……我也想到开辟这一战场是有困难的,但是我认为,应该不顾困难开辟这样的战场,这不是但是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而且也是为了英国本身的利益。”7月21日,丘吉尔在给斯大林的回信中说:“如果大规模登陆,会遇到一次血腥的还击,而小规模的袭击只能导致惨败,这对我们两国都会是弊多于利的。”

材料二:1942年3月初,罗斯福向苏联大使李维诺夫表示,为了尽力开辟第二战场,他“正对英国人施加压力”,并准备派遣美国军队前往英国。3月9日,罗斯福给丘吉尔的电报中,提出了“在欧洲大陆开辟新战场的计划”……4月8日,霍普金斯·马歇尔带着总统批准的“计划”抵达伦敦,经磋商,丘吉尔同意“西欧作战计划”。

材料三:6月12日,英和美苏同时发表共同声明:

“对于1942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迫切任务已完全达成协议”……然而,英美一面同苏联达成了开辟第二战场的协议,另一方面,事实上又没有在1942年对欧洲西线德军发动进攻。……苏德战争爆发以后,丘吉尔和罗斯福都清醒地看到,英美两国同样面临着德国法西斯侵略的危险。因此丘吉尔和“俄国的危难看成是他们的“危难”;罗斯福地把“俄国战场”看成是他们的“最大的依靠”,而英美就开辟第二战场与苏联达成协议,就是利用外交手段在政治上、道义上支持苏联,指望苏军顶住德军的进攻并保住自身的安全……当时盟国在整个西欧地区,除直在西欧的兵力还不够强大……英国损失的运输船舰有待于恢复和发展。美国海军还要应付太平洋战争。

——以上材料均摘自顾学顺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概要》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斯大林所说的“共同事业”指的是什么?丘吉尔拒绝斯大林立即开辟第二战场的理由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材料二中美英就开辟第二战场做出决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英美就开辟第二战场问题采用两面手法的原因。(8分)

(4)综合中述材料,英美苏在开辟第二战场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说明了什么?(2分)

 

查看答案

随着全球经济日益联系密切,关于“全球化的政治秩序”的讨论越来越多。《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一书认为:“伴随全球市场和生产的全球流水线的形成,全球化的秩序、一种新的规则的逻辑和结构,简单地说,一种新的主权形式正在出现。帝国是一个政治主体,它有效地控制着这些全球交流,它是统治世界的最高权力”。对“帝国”设想理解错误的是

A.帝国就是新的全球的主权形成               B.帝国真正地统治了整个世界

C.没有国界限定帝国的统治权                 D.帝国就是以前的帝国主义国家

 

查看答案

很多西方学者在研究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关系时,“国际事务中的每一个事件都被放在冷战的框架中,被理解为是增强了或是削弱了这场对峙中某一方的势力。”他们的认识(    )

①把国家间的冲突置于优先与核心地位          ②从现实主义角度解释历史事件

③没有体现全球意识的成长                    ④主要关注战争与和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二战中谁打败了日本?史学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是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对日宣战,还是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从整体史观来看是              (    )

A.美国的原子弹         B.苏联的对日宣战

C.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   D.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