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几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几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们则拿出了……资产阶级的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  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可以说启蒙思想促使知识和天赋人权的传播,因此使人们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和宗教生活。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观点。(4分)并指出二者的相同之处。(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2分)欧洲启蒙思想家为什么能够拿出“资产阶级的国家蓝图”?(2分)他们拿出了怎样的“蓝图”?(4分)

(3)根据材料四的观点,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史实,试举一例简要说明启蒙思想是如何在中国传播并推动社会进步的。(4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查看答案

基辛格1993年的一次谈话中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问题,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能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根据上面内容,小张同学认为“美国仍然是超级大国,主宰着当今世界”,由此得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都离不开美国参与”的结论,该判断   

A.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B.理解不准确,结论合理

C.理解得准确,结论不合理                   D.理解得准确,结论合理

 

查看答案

以下两图反映了欧洲某一城市的变化。其中,图一摄于1961年8月,图二摄于1989年11月,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

 

查看答案

《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这段话属于弗格森对

A.创建美国联邦政府及其作用的评价        

B.1776年革命派关于自由理念的批评

C.1787年联邦派关于自由解释的表彰        

D.联邦创建前后不同自由观点的介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