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 会政治....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

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

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

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

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图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9月递呈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

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一:清代的长袍马褂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二:西装和中山装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三:“文革”时期人们的穿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四:当代绚丽多彩的服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规定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征?(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有何主张并说明其理由。(5分)

(3)图二与图一相比,图四与图三相比,说明图二.图四服装发生变化的政治和思想因素(8分)

(4)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你能看出中国服饰变化有什么趋势?从这

种变化中,你能得出中华民族在不同阶段各有何精神追求?(6分)

    (5)综合以上认识,中国近现代服饰的变化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

 

(1)特征:严格的等级制度。(2分) (2)主张:主张易服。(1分)理由:①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②适应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需要。(4分) (3)政治、思想因素:图二:政治上:近代民主政治运动的推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思想上: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影响。图四:政治上:“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再搞以阶级斗争为纲,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或答民主政治得到发展)。思想上:改革开放,打破个人崇拜,思想获得了解放,审美多元化。(言之有理即给分)(8分) (4)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或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4分)精神追求:从图一到图二反映的是追求民主、目由、平等和独立;从图三到图四反映的是追求富裕、发展、个性和文明。(2分) (5)影响因素:①物质生活水平;②思想开放程度;③社会政治气氛。(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社会习俗的相关知识即可。 第(2)问,根据材料结合康有为的主张即可得出答案。 第(3)问,根据图片结合相关历史事实即可得出答案。 第(4)问,根据图片,结合生活习俗的变化即可得出答案。 第(5)问,中国近现代服饰的变化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主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来考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分)近现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

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1: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       图2: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6ec8aac122bd4f6e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传统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分)

图2反映了什么现象?(1分)对中国传统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简表

年  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1一1911

300

5600

31

510

1912一1919

600

13000

75

1625

(2)根据材料二,分析1895—1911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当时社会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请举例说明。(2分)

(3)1912年—1919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当时有利的国内外市场条件是什么?(2分)

 

材料三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经济类型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4)读材料三,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有什么变化?(2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意义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该图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

②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成分占有较大比重

③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

④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完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2007年6月28日,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第3l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敲动木槌,一句“祝贺中国”,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历史性地载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平碉楼主要由近代旅美、旅加华侨兴建。据统计,1921年至1931年开平共建碉楼940座,占总数的51.2%,而1932至1942年,开平只建碉楼114座,占总数的6%。

1932至1942年碉楼兴建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①日本不断扩大对华侵略

②西方列强对中国实行贸易禁运

③欧美国家经济危机严重,经济萧条

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

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1880年前后,康有为游历香港、上海等地后认为:“览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

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上述史料表明

A.先进的中国人正式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主张

B.西方文明程度高,中国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

C.感受近代都市文明,康有为思想发生转变

D.近代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