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谬力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岳麓版必修二》
材料三: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三体现了哪些经济政策。(2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在城市的经济领域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3)材料一反映的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4分)
鸦片战争后不久,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描写当时西方某国家:“帆樯云集,百货流通,富饶遂为西国之最。”该国家应是( )
A.荷兰 B.英国 C.西班牙 D.美国
经过长期的争夺,英国最终战胜法国,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这场斗争实质上反映了
A.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 B.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
C.工业国家对农业国家的胜利 D.海岛国家对大陆国家的胜利
新航路开辟后引起所谓“商业革命”的表现是
①世界市场商品种类增多
②欧洲的商路及贸易中心转移
③世界贸易范围扩大
④工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世纪后期,烟台、青岛等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下表是今济南地区的章丘、济阳在20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下列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有
年份
地区 |
1900 |
1915 |
1920 |
1924 |
山东章丘 |
0.1% |
35% |
45% |
50% |
山东济阳 |
0.2% |
15% |
25% |
40% |
①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②两地出现了近代工业
③自然经济解体较快
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推动近代化进程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