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15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 A....

1815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力织布机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从题干1815年我们看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的发明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它是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选项中只有C 项符合题干。所以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因素中推动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圈地运动的进一步进行

C.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D.生产技术的不断积累

 

查看答案

英国确立海上霸权,并且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在( )

A.18世纪下半叶

B.17世纪

C.18世纪上半叶

D.17世纪下半叶

 

查看答案

开辟新航路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 )

A.西、葡两国扩充了资本

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

C.扩充了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贸易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查看答案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条誓文》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

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

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1868年日本天皇颁布《五条誓文》

材料二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放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

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

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  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

就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

的社会、文化态度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

——钱乘旦《再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所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8分)

(3)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上述两国改革都

遇到这个难题。请运用你所学知识谈谈中日两国改革者在改革前是如何处理这个难题的?(4

分)

(4)据材料三并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上述两国改革对现代化发展有何不同影响?(4分)

 

查看答案

(13分)阅读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仁宗(1049-105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

间增加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

五倍。在仁宗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

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为: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

零四十七万石。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历史风云网

材料二 有学者把王安石变法的某些措施称为:实为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雏型和堪称“与

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

材料三 王安石变法以失败告终,那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抛开深刻的社会制度

根源,重要的一条是在执行过程中的扭曲,被异化为官员鱼肉百姓的“正当”手段,缺乏有

效的监督保障。比如,实行青苗法,政府规定利率为20%,官员擅自提到30%,结果新法实

行之后连年自然灾害,官员逼债,农户纷纷破产,连富户也无法幸免;政府要平抑物价、抑

制私商,官员就用更坏的官商代替私商,市场、货源、价格被政府高度垄断,百姓被盘剥更

严重。虽然变法增加了财政收入,但以民穷为基础的国富却难以持续,社会怨声载道,民不

聊生。  

材料四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

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

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

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北宋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是什么?(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中具有上述特点的措施并说明理由(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的措施有哪些?

(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改革的认识。(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