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一一《新唐书》
材料二 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
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
而人不知贵”。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
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7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司马光曾上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先宜变更。”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
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中面临的什么问题?(4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
举例说明。(10分)
(3)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韦斯特《梭伦:残篇36》
材料二 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
——《商君书·说民》
材料三 梭伦改革在摧毁贵族势力与氏族制度方面还不是很彻底,广大下层公民仍被排斥在国家权力之外。在氏族贵族和广大农民对他表示不满的情况下,梭伦借口到国外考察,乘船出国游历。
——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 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匿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国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匿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新校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和商鞅在打击贵族特权上采取的不同策略及其不同目的。(8分)
(2)两次改革对各自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结合材料三、四,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12分)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l 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观点的是 ( )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B.“当钱投人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是贪婪爱财的欲望”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加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材料主要体现了( )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
B.加尔文宗教改革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C.加尔文代表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